兴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要冲,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汇之地。兴安是广西境内最古老的县之一,秦时归零陵县,汉置始安县,唐称临源县、全义县,宋始称兴安县,取“兴旺安定”之意。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南征百越,在兴安筑灵渠,让兴安“南连海域,北达中原”,这是兴安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灵渠的水,从秦帝国流到今天:



1934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又在兴安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年8月,有幸来到当年红军突破湘江主战场之一的界首渡口和光华铺阻击战遗址,瞻仰突破湘江纪念塔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
毛泽东:“过了湘江就是胜利”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进抵湘桂边境。此时,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在桂北兴安、全州、灌阳3县湘江以东地域,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中央红军全歼在此。
面对生死存亡危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7昼夜,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誓死保卫党中央渡过湘江。湘江战役期间,中央红军主要从界首、凤凰嘴、大坪、屏山等渡口渡过湘江。
其中,界首渡口位于兴安县界首镇,自古就是漕运兴盛、商贸繁华的重要渡口。11月30日凌晨和黄昏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都随着中央领导机关组成的军委第一纵队、军委第二纵队先后从界首浮桥过湘江。至12月1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各一部,也都先后从界首渡过湘江。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馆陈列的油画,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红军走在湘江浮桥上:

湘江西岸的这栋建筑,原来叫“三官堂”。湘江战役期间,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在三官堂指挥界首渡口保卫战和光华铺阻击战。军委纵队抢渡湘江期间,周恩来、朱德等中央红军领导也在三官堂下达作战命令和组织指挥作战。当地人为表示对红军的怀念,后来把“三官堂”更改为“红军堂”。
红军堂:

红军堂内的场景:

当年红军就是从这个渡口过湘江的:

界首渡口老照片:

渡口的这面墙上写着毛泽东的号召:

1934年11月30日,毛泽东与张闻天、王稼祥等在湘江东岸,目睹着战况,挥手对着红军将士喊出:“过了湘江就是胜利!”
光华铺阻击战旧址
凭吊了界首渡口,我们又来到光华铺阻击战旧址。
光华铺是界首以南5公里左右、桂黄公路边的一个小村庄。村北边不远有一条高10米左右的小山梁,是界首到兴安间不多的高地之一,是界首南面的屏障。
指示牌附近就是阻击战场,可以看出地势不高:

11月28日,红三军团第四师接替红四团在界首的防务后,派红十团前进到光华铺,与兴安方向桂军对峙。29日和30日,军委两个纵队先后进抵界首以东,计划30日渡过湘江。
此时,桂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也从恭城车运到兴安。29日半夜时分,桂军企图偷袭界首渡口,光华铺阻击战在沉沉夜色中猛烈打响。光华铺基本上是开阔的水田和坡度不大的丘陵,并不是理想的阻击战场,因此这是一场无险可守的阻击战。敌我双方都没有工事作依托,在江边来回“拉锯”,反复拼杀。
红十团团长沈述清率领一营在与敌反复争夺中,牺牲在湘江畔。师参谋长杜中美代理红十团团长。他赶到指挥所不久,也在下午的一次阵前反冲击中牺牲。团政委杨勇马上接替指挥。他奋勇当先,几度危急之时,亲自带领全团坚决实施反击,守住了战线。
光华铺战场的战壕,估计重新挖过,否则早就被岁月抹平:

光华铺阻击战,红十团伤亡数百人,其他参战部队也遭受了较大损失。但是红三军团各部队在敌人的枪炮口下,守如泰山,保卫了党中央安全渡过湘江,掩护了兄弟部队胜利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
战斗结束后,当地群众不顾反动政府的威胁迫害,将在此战场牺牲的18名红军战士的遗体掩埋在煤窑中世代守护。1987年当地政府重修墓地,后来又将收敛的分散掩埋的烈士遗骸集中掩埋于此。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狮子山,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纪念碑、英名廊、闽西籍红军烈士纪念雕塑、赣州革命理想高于天纪念雕塑、清石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等组成。
山顶主碑高34米(1934年),碑体以三支步枪造型构成,体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题思想,纪念碑底座基室的门楣上镌刻着聂荣臻元帅手书“纪念突破湘江”。碑座周围镌刻着毛泽东的六首诗词。纪念碑旁立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碑志》:

1984年,著名随军老作家魏巍重走红军长征路时,来到界首光华铺红军烈士墓前,心潮澎湃,禁不住老泪横流。回到北京后,他与聂荣臻元帅共同向国务院建议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以抚慰烈士英魂和教育革命后代。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外形由红军八角帽转变而来:
博物馆陈列着这几摞白纸,上面印着的红手印:
原来烈士后人会定期来纪念馆缅怀先人,每次来都会留下一个手印。我们看到,每一个都已经积累厚厚一摞。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湘江战役中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
“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