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人造古城,腻透了仿古建筑,乍然来到滇南建水,似乎来了活生生的一个历史现埸,让游客有远离尘嚣、绝世避俗的新感悟。
建水古城牌楼
建水古城门楼
进入建水古城,“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巨大牌楼映入眼帘。在云南高原,建水孔孟儒学为什么如此兴盛?人才蔚起的根基在哪里?
阜安门朱德旧居陈列馆
朱德旧居陈列馆馆内碑铭石刻
建水文庙杏坛
这应该是行旅建水的每一位游客心中蕴蓄的疑问。逸诂易斋亦不能免俗,对建水的历史开始关注起来。
元朝经略云南,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临安路,建水州是其管辖的三州之一。建水古称步头,亦云巴甸,建水夷人谓海为惠,历为大,故名惠历,汉语谓建水,地近接交趾,是边防州之要津。
建水古城老火车站门牌
元朝时修筑的水井殿,已圯倒
元朝时开挖的古水井,已弃用
水井殿内碑铭石刻
建水古城于唐朝元和年间由蒙氏所筑。统辖建水州的赵、楊、李、段数姓皆遵建水之名。建水土著民族为“些么徒蛮”,不知今为哪个民族?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临安府,建水州一仍其旧,古城略有增饰。
今代之存续、且保存完好的建水古城,以明清时建筑为殿最,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尚完整,当然后代各有依旧式整修。
建水古城内古井,已弃废
建水古城内老古井,已弃废
建水古城内新修城隍庙
建水古城内古民居天井
建水古城,最雄伟壮观者,当数朝阳楼,其迎晖门,气派豪华,每日人流潮涌。因为临对小桂湖广埸,人气更形高涨。南门谓阜安门,似新修建,远不如东门繁华,这里地僻静谧,以古民居建筑居多,无太多重要的历史古迹遗存。
建水古城朝阳楼
北门为觐光楼,神圣庄严,夜晚华灯初上,觐光楼金碧辉煌,宛如天上人间。西门为挹爽楼,和东门迎晖门相比似乎有些冷静。好在西门外不远处,有一口深不见底、至今泉水不绝的大板井,井泉水及其周遭的百年豆腐店铺兴旺不已,让西门一带人气略有上扬。
建水古城内牌楼
建水紫陶专卖店
觐光楼夜景
在迎晖门至挹爽门之间,建水古城的重要历史古迹分布其间,这也是古城最吸引游人之所在。
游客从朱家花园出来,往西向走即是云南学政考棚,再往前即是著名的建水文庙、临安府衙署旧址;往阜安门方向,则是朱德旧居纪念馆。
建水古城临安路老街
考棚前雕像(状元游街)
考棚内彩墨
考棚内佛手砚台
建水之“滇南邹鲁”的重要文脉标志有两点。第一是云南学政考棚。云南科举考试时,学子云集,文化随之而兴。在云南科举开榜时,上榜者一半人是临安府的举子,因而建水有“临半榜”的美誉。如今的云南学政考棚,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省级大型学院考棚。考棚内设有笔、墨、纸、砚、考卷、科考名人的陈列馆,科举文化气息十分浓烈。
举子赴考雕像
临安考棚大堂
建水学政署
考棚内房间
建水文庙,是“滇南邹鲁”的关键载体。高悬的“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的匾牌,在沉默地宣示建水文脉之所在。
建水文庙的礼门
建水文庙的义路
礼门、义门,“洙泗渊源”牌枋,杏坛、先贤祠、先师庙、大成殿、思乐亭、泮池、“太和元气”门廊,系列组合构成了建水文庙的庄严、肃穆和神圣,这是南中国最存最完好的文庙,号称中国“三大文庙”之一。
建水文庙的大成门
文庙杏坛
道冠古今门廊
万世宗师门廊
建水文庙匾牌
礼敬孔孟,尊崇儒学,宝尚文化,是建水文庙,给行旅至此的每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慰藉。这是一片读书的净土,这是一角思想自由的天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