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哥讲述的自驾游故事:
退休前我是个标准的“办公室老油条”,每天朝九晚五蹲格子间,最多就是周末跟老伴去家附近的公园遛遛弯,连省界都没怎么踏出过。那时候要是有人跟我说“你以后会开着SUV去西藏”,我肯定笑他吹牛——我连高速都没单独开过,还去那种“一边悬崖一边山壁”的地方?可谁能想到,退休才两年,我还真把这“吹牛的事儿”干成了,而且一路上那些让我手心冒汗的挑战,到最后都变成了夜里躺在帐篷里,笑着跟老伴念叨的“光荣事迹”。
说真的,出发前我慌得不行。儿子帮我把车改成了简易房车,装了床和小厨房,还手把手教我用导航、查攻略,可我还是天天失眠,总琢磨“万一车坏在半路怎么办?”“万一迷路了找不着人怎么办?”老伴倒比我淡定,说“咱们又不赶时间,走哪儿算哪儿,大不了就当花钱买经验”。现在回头看,还真是这股“不较真”的劲儿,帮我扛过了第一波挑战。
第一次“生死考验”是从四川往西藏走的那段盘山路。那天早上出发时天还晴得透亮,结果开着开着就扎进了云雾里,路越来越窄,窄到对面来个车都得找宽点的地方错车。我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僵了,指节发白,手心全是汗,连呼吸都不敢大喘气——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下面的河看着就跟细线似的,右边是湿漉漉的山壁,偶尔还掉小石子。更倒霉的是,快到山顶时导航突然没信号了,屏幕上就剩个“加载中”,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不会困在这荒山野岭吧?”
老伴在旁边也不敢说话,就默默递了保温水杯,还帮我擦了擦方向盘上的汗。我深吸一口气,想起出发前看的自驾游攻略,说遇到没信号就跟着路上的车辙走,或者找当地牧民问。刚好那会儿远处来了个骑摩托车的老乡,穿着藏袍,戴着皮帽子,我赶紧打双闪停车,跑过去跟人比划——我普通话他听不太懂,他藏语我也听不懂,最后俩人靠着手势加手机翻译,才算问明白路:往前再开两公里有个观景台,那儿能收到信号,还能看见下山的路。
我谢过老乡,慢慢往观景台开,每开一米都盯着路面,生怕压到路边的石子打滑。等终于开到观景台,我先熄了火,趴在方向盘上缓了三分钟,才敢抬头——你猜我看见啥了?远处的云海铺得跟棉花糖似的,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得雪山金灿灿的,风一吹,云雾还会动,跟活的一样。老伴在旁边“哇”了一声,我这才觉得刚才的紧张全散了,甚至有点小骄傲:你看,我这不也开上来了吗?后来我们在观景台吃了自带的面包,就着风,居然觉得比家里的红烧肉还香。
要是说山路是“胆儿上的挑战”,那换备胎就是“力气上的挑战”。有次在青海走国道,正开着呢,突然听见“砰”的一声,车一下就抖了,跟踩了地雷似的。我赶紧靠边停,下来一看,右后胎直接瘪了,胎纹里还卡着个大钉子。那会儿周围连个修车铺的影子都没有,就只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远处偶尔有几头牦牛在吃草,连个人影都没。
我蹲在车旁边,看着那个瘪轮胎,心里有点发虚——以前车出问题都是找4S店或汽修厂,我连备胎怎么取下都不知道。老伴说“要不打电话叫救援?”我查了下定位,离最近的县城还有50多公里,救援过来最少得等俩小时,而且天快黑了,草原上一黑就冷得刺骨。我突然想起手机里存了个换备胎的教程,是儿子出发前给我下的,还说“爸你先看看,万一用得上”。
我把手机架在三角架上,一步一步跟着学:先找千斤顶,在车门下面的凹槽里顶起来,顶到轮胎离地两指高;再用扳手拧螺丝,那螺丝死紧,我使出浑身力气才拧动第一颗,腰也酸得直不起来。老伴在旁边帮我递工具,还时不时说“慢点儿,别着急,拧不动我来”——她那小身板,我哪舍得让她来?就咬着牙硬扛,汗顺着下巴往下滴,滴在草原的土上,瞬间就没了影。
折腾了快一个小时,终于把备胎换上了。我站起来的时候,腿都软了,扶着车门缓了好一会儿,可看着那个鼓起来的备胎,突然觉得特别牛:你看,我一个60多的人,还能自己换备胎,是不是特牛?那天晚上我们在附近的牧民家借宿,大叔听了我的事儿,还竖着大拇指说“老同志厉害啊”,我心里那叫一个美,连喝了两碗酥油茶都不觉得腻。
其实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不是征服了多少山路,也不是学会了多少技能,而是心理上的变化。以前我总觉得“老了就该安分”,退休了就该在家带孙子、买菜做饭,别瞎折腾。可这一路自驾下来,我发现老了怎么了?老了也能学新东西,也能克服困难,也能有让自己觉得“我真行”的时刻。
有次在云南的古镇,遇到个跟我差不多大的老哥,也是自驾游,一个人开着车走了大半个中国。我们坐在河边的石阶上,喝着茶聊天,他说“以前我也怕,怕这怕那,可出来之后才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遇到事儿解决事儿,解决完了就觉得自己又厉害了一点”。我特别认同这句话——以前我怕迷路,现在就算导航没信号,我也敢找路人问;以前我怕车坏,现在基本的小毛病我都能应付;以前我连住宾馆都要挑熟的,现在躺在帐篷里听着风声,也能睡得香。
现在我跟老伴已经自驾游了快两万公里,去过青海湖,看过纳木错,爬过黄山,也在海边捡过贝壳。有时候晚上躺在帐篷里,看着外面的星星,我就跟老伴说“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开盘山路吗?那会儿我都快吓哭了”,她就笑着说“可不是嘛,现在你倒敢主动说‘下次去走独库公路’了”。
是啊,独库公路是我们明年的计划,听说那儿的风景特别美,有雪山,有草原,还有峡谷,当然,也肯定有不少挑战。但我不怕了——这一路的挑战教会我,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站”,而是另一段“自驾游”的开始。我不用跟别人比,也不用追求什么“壮举”,只要能一步一步往前走,能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能在克服困难后笑着说“我做到了”,这就够了。
有时候我会翻手机里的照片,有我换备胎时满身油污的样子,有我煮糊面条的“黑暗料理”,还有我站在雪山前,笑得一脸褶子的样子。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让我捏汗的挑战,也是一个让我骄傲的成就。我想,等我再老一点,走不动了,再翻这些照片,肯定会笑着跟孙子说“你爷爷也厉害过,开着车走了大半个中国呢”。
所以啊,退休的朋友们,要是你们也有想做的事儿,别犹豫,别觉得“老了不行”,就像我一样,迈出第一步,哪怕刚开始会害怕,会犯错,但慢慢走下去,你会发现,那些让你捏汗的挑战,最后都会变成你最珍贵的“战绩”,而你,也会变成一个更棒的自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