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物华天宝、文脉昌盛、景致奇秀
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
风物
一地山水人文所孕育的
古迹、味道、匠心、地标
……
为了展示洛阳的百般风物
洛阳旅游开设专题栏目
《神都风物》
带游游一起怀念一段时光
感悟一份心境
寻觅一种味道
今天
我们第七期就来看看
洛阳的地标之一
↓↓↓
王城公园摩天轮
你还记得第一次坐摩天轮是什么时候吗?
是和家人,是和朋友,还是和那个曾经很重要的人?
升到最高处时俯瞰洛阳,整座城市像被按下了静音键,街道变小了,楼房像积木,而你仿佛轻轻一伸手,就能碰到天空。
那样的时光,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某段回忆里,偶尔闪烁,却再也回不去?
如今摩天轮还在转,只是我们,多久没再坐上去看一看这座城了?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王城公园,回到那个能看见童年与远方的摩天轮上。
大抵在千禧年前后,摩天轮与过山车、旋转木马一起成为公园、主题乐园的标配。
当时,旋转木马有了,名为“疯狂老鼠”的过山车也有了,可王城公园什么时候能建一个高耸入云的摩天轮呢?
2008年,高达50米的摩天轮,在紧张地施工架设;2009年1月,这个总重150吨,轮辐直径44米,可以搭乘128人的摩天轮,正式与洛阳人见面。
随着轿舱慢慢升高,视野一点点的开阔,有人在高空发出尖叫——“原来这就是我生活的城市,快看底下的人好小,楼房就像积木。”
有人看着云朵与窗外陷入沉思,原来一个不大不小的“轮回”,可以看尽远近高低,感受高峰与低谷。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会去管什么人生哲理,他们只在乎在这个移动的观景台上寻找家、学校、幼儿园的位置。
无论明媚的阳光下,还是霓虹渐起的傍晚时分,摩天轮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就像一枚发光的戒指,拢住了无数人的欢声笑语、成长瞬间,和那些不知从何说起的浪漫心事。
王城公园的动物园,是很多孩子的“自然第一课”。从威风的狮子、老虎、猴子、金钱豹,到后来才出现的羊驼、大象、长颈鹿、卡皮巴拉……每一种动物,都连接着我们最初对世界的好奇。
而其中最让洛阳人自豪的,莫过于华南虎。因为这里的华南虎数量,是全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
河图洛书碑、韶乐台、凤湖的假山也都有一代一代人相关的记忆。
每天清晨、傍晚,公园里散步遛弯的人多起来的时候,便能看到河图洛书碑下聚集的长者,他们有健身的、跳广场舞的,各有各的热闹。石碑四周的龙、凤、熊、羊雕像,被摸得油光锃亮。
还有公园正大门前最高的建筑——明堂,小时候那长长的楼梯,很多小朋友蹦蹦跳跳地从上面一滑到底。如今再看,它们静静矗立,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目送着时光流转,也见证着城市的成长。
1983年,“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在王城公园举办,从那以后,春天来看牡丹,成了许多人一年一度的仪式,好像只有到洛阳看过牡丹,这个春天才算是完整的。
也正因为牡丹,王城公园被更多人记住、喜欢,更因为牡丹,其不断提升改造。如今,园区已形成七大观赏区:牡丹仙子、紫云天香台、傲梅渲春、春晓岸、丹香迎宾、王城春早、甘棠洲。
从公园正门进入,向左手边步行不远,便能看到标志性建筑“沉香楼”和“牡丹花会发源地”石碑。园区汇集了880多个品种、15万余株牡丹,花期长达月余,姚黄、魏紫、豆绿等名品在此齐聚,竞相绽放,热闹非凡。
在每年4-5月的牡丹文化节期间,公园还会举办实景剧、国潮主题演出、非遗展示等多样活动,让游人在赏牡丹之余,沉浸式感受牡丹文化节的独特魅力。
摩天轮一圈一圈
终会落地
但属于王城公园的记忆
却从未下线
它看着一代代孩子长大
又看着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
重新走进这座园子
寻找当年的摩天轮
当年的动物园
当年的牡丹丛
……
和当年的自己
这里不只是公园
更是一座建在城市中心的
情感博物馆
只要摩天轮还在转动
洛阳人的童年
就永远有一盏“灯”
点亮文末
让更多人看到吧!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图源:洛报集团、各景区公众号
洛阳市王城公园
统 筹:张人杰
主 编:孙梦雅 责 编:裴真真
编 辑:文 博 校 审:思 梦
觉得好看,请点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