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南京,两种不同的城市,仿佛一位是书香门第的江南闺秀,一位是爽朗豁达的北方汉子。我一位70岁的老人,在天津生活了多半辈子,随着儿子的脚步移居南京,居住的地方变了,要说它们的差别,需要慢下来细细的品味,用心的感受。
先说气候的味道。
两座城市的天空,呼吸起来是不同的。南京的空气里带着湿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馈赠。夏季难免闷热,7月中旬到9月中旬这段时间,气温常在三十八九度度,40度的时候也有,刚来是真的受不了,老家的人们问我感受怎么样?我说,天热的你在屋里吓得要哭,出了屋子没有了空调,热的你真哭。
冬天虽然不如北方寒冷,但如果屋里没有暖气,也是那种湿冷。比起天津,外边的空气虽多一分柔和,室内湿冷的更加难受,只有自安暖气,情况才能够缓解。
天津则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四季分明,冷暖干脆,就像天津人的脾气,冷就是冷,热就是热。冬季干燥寒冷,但有取暖补贴,统一装有暖气,11月15号以后开始供暖,第二年3月15号才停暖气,室内始终暖融融的。春秋季最舒服,薄衣薄裤,清爽宜人。夏季有时也够炎热,但那个程度比南京差远了。夏季天津的雨“来得急,去得快”,而南京的雨,尤其梅雨季,则格外缠绵,湿气能浸润到骨子里。
再说文化的底色。
穿行于两座城市,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也截然不同。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厚重感刻在城市的肌理中。中山陵、夫子庙、明城墙…… 行走其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这里的文化氛围更显典雅与内敛,人们言行举止中也多一份书卷气的婉约。来南京旅游几乎没有淡旺季,什么时候去景点都是那么多人。
天津则因漕运而兴,作为近代通商口岸,融合了中西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码头文化和市井文化。五大道的小洋楼、古文化街的相声茶馆,都透着一种开放、幽默与接地气的活力。天津人热情奔放,说话直爽,城市氛围也更轻松欢乐。如果您在车站下刚下车,听到天津人讲话就会乐的合不上嘴。
聊聊舌尖上的风情。
美食,最能直观感受两个城市性格。
南京人似乎对鸭子情有独钟,号称“鸭都”。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鸭血粉丝汤热气腾腾,鲜美浓郁;还有小笼包等,口味鲜香,咸甜交融,吃的是那份精细和底蕴。我在夫子庙曾看见一个标语,没有一只鸭子能飞出南京。对我这个北方人来讲,一些美食真的不太适应,但尝尝还是可以。
天津的吃食则透着一股爽快和实在。“津门三绝”名声在外:狗不理包子馅料精细,褶花匀称,最近几年虽然口碑较差,但也是天津城市标志性的美食。十八街麻花酥脆香甜,久存不绵,物美价廉。耳朵眼炸糕香甜粘软,趁热吃最好。而煎饼果子作为街头早餐王牌,绿豆面儿的饼皮裹着油条或馃箅儿,是许多天津人一天的开始,天津人的早点餐食,突出体现了天津的市井文化。
️ 谈谈两座城市的风景
两座城市的风景,也各有千秋。
在南京,我去 了“金陵第一园”瞻园感受古典园林的秀雅,到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乘画舫感受“十里秦淮”的繁华与文脉,去中山陵瞻仰伟人,在明孝陵的石象路上感受秋日的绚烂或冬日的静谧,先后三次在南京博物院沉浸于浩瀚的历史长河。
故乡天津,登天津之眼摩天轮,于高处俯瞰海河两岸的城市风光,到意式风情区和五大道漫步,欣赏万国建筑博览,在古文化街听一段地道相声,感受市井欢愉,或在盘山领略“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自然雄秀。要说玩的地方多,我感觉还是南京。
最后说说人与人相处的温度
两座城市的人,性格也影响了相处的氛围。
南京人给人的感觉多是温和、内敛、沉稳的,有些谦谦君子、温婉佳人的气质,交往之初或许略带距离感,外地人称南京人为空心大萝卜,但自有其真诚与友善。
天津人则大多开朗、豁达、幽默,自带“哏都”属性,说话风趣,乐于交流,相处起来更容易感到轻松和热闹,快速拉近距离。一句话,介是嘛事,乐呵乐呵完了,会让你忍俊不止!天津人和南京人相比较,我喜欢南京人的温文尔雅,更喜欢天津人的豪爽乐呵!
最后总结:
若你偏爱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典雅、四季的湿润,喜欢在山水城林间慢慢行走,细细品味,南京或许更能触动你。
若你钟情市井的烟火、开放的胸怀、爽快的节奏,喜欢在欢声笑语与人情往来中感受生活的热辣鲜活,天津可能会让你更觉自在。
当然,城市的气质远非几个标签所能概括,最好的方式还是亲自去走一走,用你的脚步去丈量,用你的味蕾去品尝,用你的心去感受这两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灵魂。
我是天津人,热爱我的故乡,也逐渐喜欢上了南京。要让我选择,我还是故土难离!
最后的一句话,如果想玩来南京,如果想吃到天津,如果居住还是故土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