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生态康养正当时
九月的哨冲镇,绿意正浓。沿着拖竜黑水库漫步,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彝族风情墙绘;慕善村的青石板路上,身着花腰刺绣服饰的姑娘轻歌曼舞;龙黑山间云雾缭绕,万亩森林吐纳清新……这座深藏滇南的生态彝乡正向世界展现它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的生态康养画卷。
山水秘境
绿美彝乡的自然馈赠
哨冲镇山峦叠翠,清泉潺潺,森林覆盖率近79%,本应是风景宜人的旅游小镇。然而,过去“柴棚猪圈遍地、脏乱差令人忧”的村居印象阻挡了发展的步伐。如今,在哨冲镇的不懈努力下,这里墙绘生动、庭院雅致、绿植环绕,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
这些改变是哨冲镇将“以山为景、以水为魂、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规划理念融入发展脉络的郁郁果实。这里春有马樱花漫山遍野,夏有金色麦浪翻滚,秋有野生菌破土飘香,冬有甜萝卜清甜可口,“哨冲四季”的丰饶,正是生态保护的生动注脚。
共建共享
生态治理的彝乡实践
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哨冲人探索出 “五小三公一体系” 的乡村建设模式——利用拆临拆违的空闲地,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广场,配建公厕、停车场、凉亭等设施,实现 “家家像花园,村庄像公园” 。
在治水护河一线,党员群众的身影也从未缺席。镰耙划过水面,镰刀割开苇丛,深陷泥沼的脚步,将堵塞河道的杂物逐一清空。这样的清河行动已成常态,绿色发展理念已转化为长效管护机制。
文旅相融
花腰风情点亮康养之路
作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哨冲镇的生态资源始终与花腰彝文化血脉相连。邀请云南省水利设计院共同编制的《世界花腰彝·哨冲农文旅综合发展规划》以 “山水林田处·彝居花腰情” 为魂,串联起拖竜黑-慕善-花腰风情小镇-撒马鲊的生态文化走廊。
从山居民宿的木格花窗,到生态酒店的落地窗,居所本身已成为风景的容器。而那条精心设计的康养路线,正将人引向更深处的彝乡:拖竜黑水库的晨雾、慕善古歌的悠扬、撒妈鲊绣娘的银针、曲左四弦琴的颤音……每一步,都是生态与文化的双重浸润。
生态康养
从资源到经济的绿色嬗变
生态康养产业的崛起,悄然改变着彝乡的生活逻辑。拖竜黑村的农家小院升腾起炊烟,游客在花椒园中体验采摘,在绣坊里穿针引线——生态之美已化作可触可感的日常体验,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二十年践行“两山”路,哨冲人用坚守换来 “一湖清水映村色,一朵红花俏花腰” 的生态答卷。当花腰姑娘的歌声掠过碧波,当千年彝火映亮绿水青山——这座滇南彝乡,正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养新篇。
来源:至善哨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