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名”就行。
这里的“名”指的是名声、名气。如果那座山有了点名气,去的人就多,去的人多了,名气就更大。

香龙山就是这样。
不要说全国,就是在湖北全省来说,知道这座山的人并不多,但在省内宜昌、恩施、荆州等地,香龙山小有名气,算得上“名山”。
香龙山主峰峰顶海拔1634米,位于长阳、秭归、巴东三县交界处,涉及长阳茶园村、秭归香龙村、巴东竹园淌村。有人说,香龙山的龙头是秭归的,龙身是长阳的,龙尾是巴东的。
香龙山原来叫香炉山。《归州志》(乾隆十七年,1754年)记录了“香炉山”,“山川”篇:“香炉山,州南一百四十里,其形如炉”,这大概是关于“香炉山”最早的文字记录。

据传,香炉山山顶曾有一座寺庙,香火极其旺盛。后有一风水先生来到此处,称香炉山是从四川流下来一条龙脉,香炉山是这条龙脉的龙头,这座山于是改名香龙山。

据相关县志记载,“此处,一脚踏三县,乃川宜之古驿道也。其山,龙形。东倾者,龙头也;巅峰者,龙嘴也;临巅处,恰生泉池,左右各一,若天地设之龙眼。凌绝顶,览众山,许心愿,善者灵焉。挂红燃香还愿者,往来无绝。”

香龙山相对远处的山峰而言,并不是特别高。近距离望见香龙山,感觉香龙山特别壮观、特别有气势。

在香龙山下,抬头望上去,感觉香龙山高耸入云,直插天穹。

从侧面来看,香龙山就像一副巨大的棺材倒着停放在群山之中,去香龙山就有了见“棺”发财之意。
香龙山的垭口处,有个专门服务游客的玉明超市,主要销售香烛、香纸等祭拜用品,以及快餐面、饮用水等副食饮料之类的商品。来香龙山的车辆大都停放在这里。

从超市前往香龙山,大概有一千多米的路程,开始是砂土公路,路面凹凸不平,一处还有水凼,车辆可勉强通行。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为游客遮挡了烈日。

往前走了一段,公路两边的树上拉着红布横幅,上面没有写字,想必是香客们表达敬意的方式,给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氛围感。

走到公路终点,右前方有一个小水塘,旁边立着石碑,上书“龙眼”二字,这里便是香龙山的“龙眼”了。

往上走几十步,上方有一座小庙,庙门上方挂着匾额,上书“香龙山”三个大字。庙门前安放着两个石狮,中间摆着蒲团,供香客下跪祭拜之用。

走过小庙,路两边的横幅越来越多了。

再往前走,前方就是香龙山的“龙头”了。

龙头正中间是一些淡红色巨石,杂乱堆放着。据说,很久以前这些巨石是一个整体,后来被雷劈成这样。现在有人说,这是数千万年形成的喀斯特大型石墙石峰重合体。
巨石最上方有一凉亭,似乎是为香龙山遮光挡雨,护佑神灵。香客们因陋就简,在下方的巨石上搭建了几处庙宇、亭台,里面有香客们“请”来的神或佛的雕像,认识的有观音、关公……
传闻在香龙山许愿很灵验,庙宇、亭台前面设有香炉、烧纸台。庙宇、亭台边,立着“所求皆如愿,所得俱顺心”“有求必应”等石碑。
点燃香烛,烟雾缭绕,寓意着祈愿上达天听。燃烧纸钱代表了对神灵的供奉与酬谢,以表诚心。

这里算是龙头处最主要,也算是最大的一个庙宇,里面安放着不少“神”和”佛”,供奉着许多祭品,似乎有个猪头。最上方有一块“财源广进”牌匾,低沉的“大悲咒”音乐循环播放着。
根根香烛冒青烟,沓沓纸钱化白灰。青烟缭绕,纸钱燃烧,微风吹来,灰烬上下飞舞,空气中弥漫着香尘味道。
一位四五十岁的妇女,雇着一辆摩的来到这里,她在摩的师傅照应下,烧香烧纸,下跪许愿,神情非常虔诚,非常庄重。她可能有什么心事,也许是烟薰之故,她不时擦拭着眼睛,临走时,她还回过头来看着刚才烧香磕头的地方,久久不愿离去。烧香许愿可能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吧,祝福她所求如愿!

一位中年夫妇,带着十几岁的女儿和四五岁的儿子在庙前祭拜。爸爸让儿子朝着庙里香桌上神像跪拜。虽然这属个人自由,但让几岁的孩子求神拜佛,似乎早了点,毕竟他还要在学校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咱全程看风景。有人也许会问去了那儿不求升官发财么。升官发财谁不想?咱明白当不了官,人们常说农民的天花板就是当上村长,真让咱当村长,咱也管不了地痞无赖,跟他们沆瀣一气,咱也不愿意。人无横财不富,咱也知道发不了财。当然,咱也没说怪话,如果他们真有,咱也得罪不起他们,也没必要去得罪他们。
那香龙山的风景如何?
有人说,香龙山与后面绵延的山脉一起来看,真有几分像龙。

香龙山在酷似龙头之处戛然截断,形成几乎垂直的断崖,左右两侧也都是陡峭的岩壁。下方的树丛下面还是绝壁,总体高度约好几百米。

在龙头三面悬崖边上,人们用铁桩钢管为支撑,用钢丝缆绳围成护栏,让人安心了很多,感觉没那么危险,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当然,也让那些喜欢冒险的人,少了一些刺激。


龙头石是香龙山龙头的显著标志,龙头石搁放在崖边,有三分之一呈悬空状态。站在龙头石上往下看,有点眩晕,不敢久留。
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香龙山的龙头朝前望去,中间是低矮的群山,高低起伏不大,两侧较高的山峦相隔较远,使得视野格外宽阔,目之所及,已在几十公里开外,眺望前方,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远处蓝天如洗,朵朵白云成排飘浮在空中。白云之下,群山绵延。近处,田野与森林相互交错,青山如黛,田野碧绿,一处处农家房舍镶嵌在田野边上,公路盘绕,阡陌纵横。呼吸一下空气,清新宜人,神清气爽。

山下茶园水库正在紧张施工中。
一滴江水,赞4
香龙山会不会被开发呢?
开发建设香龙山目前有两个有利条件,
一是香龙山有了一定名气,每年去香龙山的人很多,除了大风和雨雪天气,天天几乎没有断过人,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前后,游客爆满,有的人甚至年年都去;
二是交通环境有了一定基础,长阳、秭归方向都通了公路,长阳是水泥路,秭归在铺水泥路。
开发建设香龙山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开发以什么名义立项,如果建设寺庙、道观这些,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二是如果仅仅修建寺庙、道观这些,景点单一,配套不够,留不住人;
三是香龙山占地面积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建设;
四是香龙山涉及到三个县,是单独开发,各自为政,还是联合开发,共同经营?还是他人开发,几家分账?协调配合是个大问题!
五是谁投资、投资规模大小问题,这也是最核心问题,投资小了不成气侯,投资过大又要考虑收益问题。
六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水源、电力、通讯等。
去往香龙山线路:
宜昌、巴东→茶园村(长阳榔坪)→香龙山,
秭归两河口→香龙、二甲、云台荒→香龙山,
秭归杨林桥→云台荒→香龙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