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第二天 甘加秘境--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合作市
虽说身处“八角古城”景区,但夜里却十分寂静,睡得也算安稳。由于夜晚抵达时已至深夜,四周景致皆藏隐于夜幕之中。等到清晨登上“八角古城”观景台,终于识得庐山真面目,周围景致尽览无遗。
“八角古城”是古边陲要塞遗迹,始建于汉代,形状似一枚长方形的八瓣莲花印章,镌刻在广袤的草原之上、白石崖之下。虽历经两千年的雨雪风霜,其独特的八角造型依然清晰可辨。
登上观景台,放眼远眺,清晨的阳光洒在古城的土墙之上,勾勒出沧桑坚毅的轮廓。不同于常见的方形或圆形城池,它的八个棱角据说是为了更有效地防御四面八方的侵袭,每一面城墙都能形成稳固的交叉补位和兵力优势。
土黄色的城垣之中,横七竖八排列着数十户藏族民居,城中阡陌纵横的遗迹可辨,仿佛依稀可见昔日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轨迹。站在观景台俯瞰,古老的城墙与远处连绵的白石崖、近处碧绿草场相互映衬,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在此刻和谐交融,让人的思绪也随着目光,延伸向那遥远的金戈铁马岁月。
举目四望,成排的白石崖岩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蓝天、白云、绿地交相辉映,更显伟岸挺拔;不远处的甘加盆地中央,一片片金黄的麦田簇拥着青翠草地错落交织,宛如为大地披上了多彩锦缎。除了白石崖裸露的岩体之外,连片的碧草随地势起伏延展,将四周连绵的山峦、山谷紧裹得严严实实,满眼苍翠,蔚为壮观。
远处的山坳中,几处村落星罗棋布,白色的水泥路纵横其间,牛羊在半山腰上悠闲地啃食青草,俨然构成一幅恬淡悠然的静谧画卷。偶有雄鹰掠过天际,为这片宁静平添了几许灵动生气。
下了观景台,驱车赶往景区深处。在白石崖山脚下半坡上,发现一处清幽静谧的佛教寺院--白石崖寺。白石崖寺创建于14世纪,鼎盛时容纳僧众上万人,足见当年的恢宏气象与宏大规模。寺内庭院谢绝游客入内,寺门之外沿墙排开数十个转经筒,供游人转动祈福、驻足留影。
从山脚下仰望白石崖,陡峭的山势如斧劈刀削,层叠交错的山峦直逼天际,给人一种紧迫与威压感。山下有溶洞开放游览,此前已观赏过类似景观,随即前往更高处观景台,俯瞰并拍完白石崖寺、甘加盆地全景后,驱车前往夏河县拉卜楞寺。
景区内通往夏河县的公路风光极美,深色的柏油路将两边草原从中间隔开,蜿蜒消失在遥远的蓝天白云之间。开阔的视野、辽阔的大草原令人心胸豁然开朗,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之巅,形态各异的白云悠然飘过,更添几分自由灵动气息,非常适合打卡拍照。
中午12点抵达夏河县城,在路边挑了家生意红火的特色牛羊肉餐馆,点了一盘牛肉炒面片和两斤手抓羊肉。面片份量十足,一家人饱后羊肉还剩半盘,便打包带在路上吃,结果两斤羊肉吃了两顿,晚上一点也不觉得饿。
藏传佛教寺院中,此前已参观过西宁塔尔寺。只在拉卜楞寺外围拍摄了外景,参观完世界最长的转经筒长廊后,径直前往桑科草原。途中经过桑科湿地。
桑科湿地水面虽不甚宽广,但水面倒映着青山、蓝天、白云的倒影,相映成趣,纯净透亮,很容易出片。
桑科草原的风景与甘加草原颇有几分相似,只是多了些骑马游玩项目。马场周围的草地上,人们三五成群,或躺在沙滩椅上小憩,或围坐在一起打扑克、吃零食闲谈,尽情享受大西北这片不可多得的清凉避暑胜地。
媳妇陪着儿子骑马,去草原浅深处转了个来回。小儿子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骑马,虽然全程有人牵马,但刚骑剑到马背上时,显得有些紧张,小手紧紧攥住马鞍,身子绷得笔直。不过这份紧张很快被策马徐行的新奇感冲散,尽情享受着第一次骑马的乐趣。
甘南的天气变幻莫测,刚才还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可半下午时分,远处的山顶已聚集起一大片浓云,好像正酝酿着一场降雨。于是赶紧驱车赶往合作市。车行一个多小时后,两旁的辽阔草原被抛在身后,路旁的建筑物依次增多,城市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清晰,五点多终于到达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
刚办好手续入住酒店不久,暴雨便猝然降临,狂风裹挟着密集的冰雹,从空中倾泻而下,噼啪砸落车顶上,气氛甚是恐怖,人们纷纷逃至室内躲避。
幸亏儿子在半道上读了腕表上的暴雨、冰雹预警信息,到酒店后直接把车开进了地下停车场,幸运地躲过了冰雹。在酒店里休息了一会儿,冰雹停了,雨依然下个不停。由于儿子爬甘家秘境观景台台阶时有些快,下来后感觉有些不舒服,也不知道是盘山路晕车,还是有些许高反,只得出去买些葡萄糖口服液,再让他吸些氧气以做预防。
此时雨势渐收,街边积水却仍然挺深,水流湍急,根本无法步行对面药店,只得沿街道一侧行至天桥。立于街心环形天桥之上,雨中合作市的夜景尽收眼底,两侧商铺霓虹闪烁,与路面积水上闪动的点点光影交织,显得格外清爽透亮,光彩靓丽。一些颇具藏式风情的建筑元素点缀于现代楼宇之间,白墙红檐在灯火映衬下,别具一番韵味。是旅途中一座精致而美丽的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买好葡萄糖口服液,回到酒店让儿子服下后,商议好次日具体行程,便早早安顿好休息,驱散一天的疲惫,为第三天的行程养精蓄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