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自然是倍感亲切。我带着老伴冒着酷热游览了橘子洲头和岳麓山,吃到了可口的湘菜,满心欢喜。然而,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也要在此说说,希望当地政府改善。
当我们行走在人民西路靠近黄兴广场的一段行人便道上,我和老伴有几次差点被绊倒,这是老年人最可怕的事故。
按理说那段便道两米半的宽度也不算窄了,可是真的不够行人安全行走的,因为整个路面为了宣传当地文化而被雕刻得坑坑洼洼,请看我下面的图片:
请看这条行人便道,哪里还有平整的路面?
精美的图案成了马路的障碍
坑坑洼洼的字体很难辨识读懂
普通民众哪里会有雅兴在这里学习《周易》?难懂的字体
这就是两米半宽的便道布局
便道就在这个路牌下面
便道的尽头是黄兴广场
你们看,便道上除了雕刻的图案就是同样不平整的盲道,哪里还有平整的路面?
文化宣传固然重要,可是行人的安全和方便更加重要。路面就是供人行走的,应该以行走方便和安全为准,其他违背行走目的的做法都是画蛇添足和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我也特意观察了路过那里的老人们,他们都避开那宽阔的路面而选择憋足的盲道行走。我也试着走在那“文化路面”上,顿觉脚面起伏不断,好像在做足底按摩一样,而身体需要加倍地保持平衡,完全没有了走路观光的快乐,更不会驻足阅读那些古体文字的内涵,达不到受教育的效果,仅仅是为了安全通过而已。
这样的文化宣传设计应该是违背了政府当初的想法,是失败的设计!恳请当地政府尽快改善行人的行走条件,还便道的原有功能而不是破坏其功能。
还有就是外地游客到了景点附近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前往,原因是缺少“指路牌”和地标指示。这就是作为少小离家老大归的家乡人的一点点忠告吧。
再见了长沙,再见了我的家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