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近了,风里还带着夏末的余热,却已透出些许清冽。消息照例传来,各景区对教师免票,新闻标题赫然上了热搜,红得发紫,像是要抢在枫叶前头染红这个季节。
我认识几位教书先生,他们闻此消息,不过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细看去,倒像是自嘲多于喜悦。也是,九月十日排在周三,不上不下,不偏不倚,恰是办公做事的日子。教师们照例要立在讲台前,手持粉笔,面对几十双清亮的眼睛,哪里抽得开身去游山玩水?
这免费的门票,悬在半空中,金光闪闪,却无人取得下来。好比是画在纸上的饼,贴在墙上的月,看着是美,终究填不饱肚子。景区自然是好意,想要表一表尊师重教的心意,然而这心意却被钉死在一日之内,又是工作日,不免显得苍白了些。
张老师是我旧识,教书二十余载,两鬓已见霜色。我问起他这事,他推了推眼镜,苦笑道:“年年如此,热闹是别人的,我们仍是上课、改作业、管学生。那免费的门槛,我们是跨不过去的。”言罢,他又忙着批改桌上的作文本子去了,红笔在纸上游走,勾勒出少年们稚嫩的思想。
这光景使我想起古时祭祀,众人抬着三牲五鼎,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然而神明究竟享用了没有,谁也不知道。如今这尊师重教的戏码,年复一年地上演,教师们却仍在为学生的成绩操心,为职称评定奔波,为养家糊口而算计着柴米油盐。
不免有人言道,有总胜于无,心意到了便是好的。然而心意若只浮在表面,不曾落到实处,久而久之,反倒成了例行公事,失了真诚。好比是年年送一束不会开花的假花,看着鲜艳,却闻不见半分香气。
其实教师们何尝在乎那一张门票?他们要的不过是实实在在的尊重——课上少一些与教学无干的检查,班裡少一些无谓的表格填写,周末少一些形式主义的会议。若是这些不能即刻实现,便将那免费的日子延展数日,让他们得以择闲而去,也是好的。
而今这纸上的礼遇,高高挂在热搜榜上,金光闪闪,照见的却是现实与形式之间的鸿沟。
黄昏时分,我路过学校,看见教师们陆续走出校门,个个面带倦容,有的手里还捧着明日要用的教案。景区免票的消息在他们身后消散,如同秋叶落入尘土,无声无息。
尊师重教,原不在这一日的热闹,而在平日的体谅与实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