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的奇险,是藏在云雾里的自然奇迹——峰刃削空,壁立千仞,每一寸花岗岩都透着天地雕琢的力道。而它更动人的,是峭壁上那些前人“朋友圈”。千百年间,文人以斧为笔,将山河感慨刻进石纹;将士挥凿落痕,把戍边壮志留在险峰;方外高士、寻常旅人也循着山路,在坚硬崖壁上留下自己的心声。这些刀痕没有墨迹的易褪,只在风雨里愈发清晰,成了华山独有的文脉注脚。
古人“发圈”,同样讲究精准定位与事件标记,其用心与今人异曲同工。华山之上,“玉女峰”“通天门”“苍龙岭”“金锁关”“摘星台”这些响亮的名号,正是前人刻在崖上的“地理坐标”。它们多选用庄重易识、便于流传的楷书或隶书,镌刻于山道要冲、峰顶显眼处,如同天然的导览标识,也为华山的地形地貌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内涵。
“韩退之投书处”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韩退之投书处”,寥寥数字,瞬间将大文豪韩愈登临北峰险境时惊险的瞬间定格于历史画卷中,让后人得以遥想其当时的窘迫与敬畏。“希夷遗冢”标出传奇人物、睡仙陈抟的最终归宿,为这处仙山道境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光绪辛丑重九 临清徐坊徐埴 三登太华 遍游诸峰”的题刻,更像是一篇精炼的“登山日记”,记录了他们在一年之内三次勇攀华山、遍览群峰的壮举,字里行间流露着执着与豪情。
“鱼石”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华山摩崖石刻,甚至成为记录自然灾害与工程壮举的“天然年鉴”。华山峪河道中那块刻有“鱼石”的巨石,诉说着光绪十六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山洪暴发。日月崖上“云天弧光”四个大字,则定格了华山之巅那稍纵即逝、神秘莫测的自然奇观。大上方的石刻,是宋建炎三年,周道谨等人不畏艰险、主持重修华山古道的“工程竣工报告”。
“云天弧光”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坐标与事件,共同构成了一部立体的华山时空图卷,让冰冷的山石承载起鲜活的历史脉动。
华山诸峰,姿容各异,各有千秋。北峰四面悬绝,独挺一隅显秀色;西峰浑然天成,千丈绝崖撼人心;南峰直逼云天,抬手似能摘星斗;东峰傲然峙立,巍峨气势压群山;中峰林深树茂,清幽景致藏雅趣。
刻于清咸丰年间的“五云深处”(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面对如此险、奇、绝、美的自然造化,前人把心中的震撼与赞叹,最终化作石壁上力透千钧的感叹!北峰称“柱接神枢”,道出其擎天立地之势;东峰书“三峰峙立”,精准点出它的地理格局;南峰赞“擎天捧月”,把高峻与神圣说到了极致;西峰叹“壁立千仞”,直击它险绝的本色;中峰写“五云深处”,又晕染出幽深仙逸的韵味——字字是珠玑,句句皆传神,恰是华山风骨最妙的注脚。
“三峰鼎峙”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明清华阴名儒王弘撰题的“袖拂天星”,字如其意般潇洒俊逸,像流云轻拂天际,寥寥四字便透出仙韵。“雄镇关中”“天开画图”“砥柱中天”“涧壑烟霞”“青天一握”这些题刻,更以磅礴意象,把华山的雄伟险峻“夸”出了新境界、新高度。尤其“只手擎天”,以擘窠榜书落石,点画如磐石般厚重,结构舒展大气,力透石背,那股气势直撼人心。
“天开画图”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石刻里还藏着前人的暖心叮咛。“向前进”“百折不回”“脚踏实地 步步留神”“胆大无险”,这些字句裹着永不言弃的信念,总能点燃前行者的勇气。
华山摩崖石刻,也承载着沉甸甸的家国情怀,回荡着烽火年代的铮铮誓言。
冯玉祥驻军华山玉泉院时,望着破碎山河与困顿百姓,他把满腔赤诚和救国主张,凝作石壁上遒劲的字:“进大同”“人类平等”“破除迷信”“水利救民”。那句“你知道不知道 非机器化不能救国 非电气化不能救民”,更是振聋发聩,如今读来依旧让人热血翻涌。
爱国将领冯玉祥驻军华山玉泉院期间的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1938年,抗战最为艰苦卓绝之际,民国将领冯龙登临华山,在险要的千尺幢奋笔题下“气吞东瀛”。这四字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中华儿女于民族存亡之际的怒吼,是千千万万抗日军人誓死保卫家国的决心!
朱笠青先生题刻的“复兴中华民族”(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遍观石壁,家国之音始终回荡。“还我河山”“登极峰,十亿家楼台烟阁,尽收眼底;观天下,四万万父老兄弟,常挂心头”“登太华之巅 看河山光复”“正义战胜”……这些石刻,是那个时代的铿锵足音。朱笠青题“复兴中华民族”,更与孙中山“振兴中华”遗志遥相呼应。1949年八勇士智取华山,山河迎来新生,1996年张震将军题“智取华山 永载史册”,让这段传奇借山石定格永恒。
华山摩崖石刻,既是自然造化的奇观,更是前人叩问生命、安放心灵的静谧“道场”。
西峰之上,有一险要之处,曾名“舍身崖”,源于一个孝子为救亲人而欲舍身的悲壮传说。清道光年间,名叫李人龙的有识之士将其改名“省身崖”,后又改“守身崖”。这一字之易,满含理性之光与人文温度。
西峰“守身崖”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华山处处都有人生箴言。“孝亲敬兄 多行方便 济人利物 广结善缘”——是为人处世指南;“存好心 行好事 说好话 读好书”——是修身养性要诀;“向善心自稳,无恶道宽阔”——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充满人生箴言的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作为道教名山,华山石刻深深烙印着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清风高节”“作平等观”“真源”“太素元精”“枕流漱石”……这些文字间,流淌着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深邃智慧。其中石磊园所题“脱俗”二字,笔意简淡疏朗,飞白枯笔里满是禅意书卷气。
“枕流漱石”题刻(图源:华山景区管委会)
华山摩崖石刻,是一部镌刻在天地之间的立体史书,是前人留给后世无比珍贵的“朋友圈”。漫步于奇峰险道之间,读一读这些“留言”,仿佛能与前人隔空对话,感受那份跨越时空、依然滚烫的情怀与深邃的智慧。这份以山为纸、以石为墨的文化记忆,值得我们以敬畏之心去阅读、感悟,并倾尽全力守护。
(华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来源:渭南宣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