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7日,一场秋雨过后的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内显得格外水润灵动,“灵动青春 水韵年华”系列主题活动再次迎来高潮时刻——新增的红色主题展览庄重肃穆,沉浸式戏剧表演精彩绝伦;亲子互动温馨有爱,非遗体验古韵悠长……这场巧妙融合文化、科技与生态元素的文旅盛宴,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共赴一场“水与城市”的浪漫之约。
经典项目热度不减
踏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12号楼,吉林省当代名家书法展的50余幅作品,与园区内百年工业遗址的沧桑质感相互映衬。市民和游客有的驻足欣赏,有的拍照记录,用镜头捕捉那灵动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
“水的奇妙之旅”科普展通过互动装置模拟水循环过程,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水的奇妙世界;图文展板详解水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关联,展现着水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趣味实验展示水的特殊性质,让游客在惊叹中收获知识。
机器人互动区则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堂。智能机器人如同充满智慧与活力的伙伴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在全龄活动中心举行的“岭物四季”秋季篇活动精彩纷呈。变脸艺人宛如神奇的魔法师,“关公”“窦尔敦”“孙悟空”等8个脸谱瞬间变换,令人目不暇接。更让人惊喜的是,他还走到台下与观众“零距离”互动,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全新特色活动登场
9月6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推出了全新的亲子活动:水韵童声·乐活相伴——秋日亲子探秘。在科普馆,孩子们感受了“水的奇妙之旅”的神奇;在“寻艺记”中,他们体验了“非遗深度行”的魅力;在20号楼的剧场里,欣赏了由同龄孩子带来的“儿童现代主义音乐会”,那灵动的音符如同跳跃的精灵,在孩子们的心中奏响了欢乐的乐章。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举行的“师”情画意——非遗竹编相框活动则别具意义。参与的家长孩子精心编织着竹编相框,这些相框将作为特别的教师节礼物送给他们的老师,让师生情在非遗作品中得以延续和升华。
红色记忆浸润人心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精心打造了“静态展览+动态戏剧”的红色体验模式。
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27号楼推出的全新展陈“松花江上——抗战时期东北隐蔽战线事迹展”,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展墙,完整还原了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前身——长春第一座净水厂的历史。展览如同一部生动的史书,还原了当年南岭净水厂的工人如何在管道检修时以画“△”标记、传递戒严信息等朴素方式参与抗日斗争的故事。
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15号楼长期上演的开放式戏剧《南岭1932》,以原南岭净水厂厂房为舞台,老旧的厂房、斑驳的墙壁,空间里的布景和陈列仿佛在诉说着“南岭水厂”曾经的过往。《南岭1932》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韩秋实,以记者身份秘密搜集跟踪侵华日军100细菌部队实验计划的重要情报和滔天罪行。最终,韩秋实为革命胜利英勇斗争,舍生取义,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制作团队巧妙利用演出空间,串联起多个场景,观众在“行进式”“沉浸式”的观演过程中,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灵动青春 水韵年华”系列主题活动是园区在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积极探索。通过“经典项目+创新内容”的模式,既保留了游客喜爱的核心体验,又不断注入新鲜活力,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强化了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作为长春文旅新地标的影响力,也为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邢阳 文/图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