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
为了减少参观的等候时间,我们6点前就出发了。第一个参观景点——五爷庙。
五爷庙 位于山西五台县台怀镇中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代重建,改为黄庙。
五爷庙由文殊殿、五爷殿、万佛阁、戏台组成。五爷庙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祈福人数最多香火最旺的场所。从五爷庙出来,我们又去殊像寺。
殊像寺 位于山西五台县台怀镇。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
殊像寺现存大殿文殊阁为明弘治二年(1489)修建。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也是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1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公顷。庭园式布局。是皇帝和太后经常临幸之所。现仅存会乘殿、山门、钟鼓楼。之后,我们又去附近的显通寺继续参观游览。
显通寺 位于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五台山寺院之首。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洛阳的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寺。显通寺则为“中国第二古寺”。
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中轴线上有殿宇七座: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
我们从侧面进入显通寺。第一重大殿就是观音殿。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1746年(清乾隆11年),系木结构建筑。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显通寺也不例外。
文殊殿后面就是第三重大殿——正殿大雄宝殿。大佛殿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系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高大肃穆。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康熙御笔“真如权应”木匾。
只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大雄宝殿正被遮起来维修(画面左侧可见围挡)。我们就看不见大殿的雄姿了。大雄宝殿后面就是无量殿。
无量殿为第四重大殿,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仿木结构。面宽28.2米,进深16米,高20.3米,重檐歇山顶,砖券而成。
无量殿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外檐砖刻斗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殿内供有无量佛。
第五重殿宇是千钵殿。
铜殿是第六重殿宇。“殿建平面见方,宽9尺,深8尺,高丈余,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号称万佛。殿中央供奉高3尺铜佛。”
铜殿铸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由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所铸。当年共铸铜殿三座。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宝华山,一置五台山。如今仅存五台山这一座。
第七重殿宇就是藏经楼。
看完显通寺,我们继续上行。穿过一座过街阁楼。先后又看了几座庙宇。
本来想继续登108级台阶,上到菩萨顶。上到一半,就退缩回来了。因老妻还在下面等候。上去后加上参观,估计也得多用一个多小时。再说,时间已经是8点半多了,再不回去,酒店早餐都要开过了。参观就此告一段落,回酒店吃早餐去。
菩萨顶 占地45亩,殿堂楼房430多间。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故又名真容院。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历代曾多次重修。清朝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待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