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发布VIP“优速通”暂停服务公告。单看这一行为,“付费插队”只是一家景区运营策略的调整;放眼来说,公众热议聚焦在公共资源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从运营方角度出发,景区或许是想通过付费项目弥补营业收入缺口或筛选客群,以缓解运营压力。客观来说,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乐园也有VIP服务,但乐园的游玩项目属于运营方自身打造的产品,而非像旅游景区那样依托公共资源。对旅游景区而言,其核心资源是自然风光。对自然风光这类公共资源,运营方仅有管理权,并无任意处置权。“付费插队”让一些人提前“享用”自然风光,违背了公共资源普惠性、公平性等核心原则。况且,不少景区运营本身就存在运力不足、管理粗放等问题。
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层面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指出,国有景区定价应坚持公益导向,规范定价程序,同时要推动景区门票更大范围降价,加强对景区内垄断性较强服务价格的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设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类似“优速通”服务这类做法,有欠妥当。
文旅景区要实现良好发展,应跳出“门票经济”和“交通依赖”的思维,以游客体验为中心重构产品体系,加强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画像特征和行为习惯,精准开展客流预测、分流引导和营销推广,与时俱进地满足游客需求。或可通过分时预约、智慧调度、临时通道弹性扩容等科学管理手段,开发深度体验项目、增加文化讲解等增值服务,以此提升自身竞争力。
自然景区之美,美在自然人文。若商业味过浓,则未免唐突了山水人文之美。
原标题:《微言 | “付费插队”叫停,莫让铜臭唐突山水之美》
栏目主编:范兵、张裕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文汇报 付鑫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