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国内权威专家齐聚侨乡,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名城申报路径等议题深入研讨,为江门出谋划策。江门提出,力争3年内成功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9月9日,《南方日报·江门观察》聚焦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深度剖析江门此举的优势条件、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探讨江门如何以保护促传承,更好彰显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为全省全国贡献更多经验。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1版
南方观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侨乡江门的关键一跃
1833座开平碉楼散落田野,作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夯土墙镌刻中西建筑交融的印记;5400幢骑楼、27条街巷,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骑楼廊柱上,窗台西洋雕花还映着百年前“通洋达海”的繁华……江门的街巷里,藏着太多“独一份”的印记。
近日,江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国内权威专家齐聚侨乡,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名城申报路径等议题深入研讨,为江门出谋划策。
在此背景下,江门启动“三年申报计划”,不只是争一个“国字号”,更是要把这众多“独一份”的侨乡遗产护得更牢,让“中国侨都”的故事传得更远。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2版
来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门何以能?
江门拥有两大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
近日,江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召开。江门提出,力争3年内成功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广东也将支持江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多重重大意义。为实现申报目标,江门如何系统梳理和提升保护管理体系,更好彰显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进一步探索传承利用新路径,努力为全省全国贡献更多经验?本期来论,邀请专家深度解读。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3版
法治守护少年的你!江门有一群法治副校长
2024年以来,江门市委政法委强化工作统筹,推动出台了《江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配套制定《工作清单》《履职指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市579所中小学已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共聘请764名,实现从“单一普法”向“全面履职”转型跨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法治副校长们以别样的身份,用爱心、细心与耐心书写育人答卷,为江门70余万名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法治动能。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江门市委政法委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江门分社,聚焦这一非凡群体——来自江门政法系统的法治副校长。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4版
中泰AEO互认落地,江门对泰国贸易便利再升级
自2025年8月1日起,中国海关与泰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简称AEO)互认安排正式实施。
泰国是江门关区企业传统的外贸市场之一,多年来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近年来,两地贸易额持续增长,今年以来江门、阳江两市对泰国进出口值达35.8亿元,同比增长5.3%。中泰AEO互认实施,意味着江门关区相关外贸企业对泰国进出口货物通关将享受更多便利。
药品研发纠纷,江海“法官+技术调查官”携手破局
一场持续8年的药品研发拉锯战,因国家标准改变、企业资金链断裂、主体注销等连环困境一度陷入僵局。252万元研发经费何去何从?多方责任如何厘清?
近日,在江海法院“法官+技术调查官”协同机制下,这起涉及“小试”(实验室小规模实验)“中试”(规模化放大实验)技术责任界定、药品一致性评价等高度专业技术合同纠纷成功化解,实现多方共赢,也为处理类似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破局密码”。
“八年纠缠,一朝解。这笔研发资金的回归,不只是经济的弥补,更是对我们医药创新信心的重塑!”近日,在成功调解一宗技术合同纠纷后,特某医药公司负责人感慨说道。
江门市人民医院微创“熨平”蚯蚓腿,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助患者重获自信
炎热的夏季,又是“露腿”的季节。然而,却有人被腿上蜿蜒凸起的“青筋”所困扰——下肢静脉曲张让他们不得不坚持长裤打扮。
近日,一名受该病症困扰长达五年多、日常生活深受影响的患者前来江门市人民医院就诊。经严谨的术前讨论和评估,肿瘤科主任黄东彬决定为其实施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仅耗时1小时便在局麻状态下完成治疗。令人惊喜的是,术后患者便可自行返回病房,状态良好。
农行江门分行凝心聚力共画“同心圆”,激发青年队伍建设新动能
在服务侨乡经济发展的征程中,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将做好群团工作作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激发青年员工队伍活力,为金融助力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力。
整合:梁洁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