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游来到马山县周鹿镇的周水村,原本以为周水村也跟很多农村一样,就是个非常普通的农村,来到周水村后看到周鹿河上的水车和游乐园,还有斗牛场,长达近一公里的水渠而感觉周水村不简单。周水村是本镇的人口大村,解放初期和60年代曾是乡和公社,看来周水村还真有点历史底蕴。
周水村的前身是1952年由周黎和快祥两村合并设的周水乡,乡公所驻地快水屯,启用周黎的周和快水的水得名周水乡。大公社时期并入周鹿公社,1962年周鹿公社析出周水公社,1969年降为周水大队,分单干后改为周水村。周水村目前拥有0.5万多人口,接近三等甲级乡规模,若不是撤乡迁镇,周水仍旧是个乡级单位。
说到周水村的历史,要是只写到解放后的事那就有点肤浅,周水村至明朝末期就是那马土司的司治所在地。那马土司的前身是思恩州和思恩府下辖的那马堡,对应现在相当于乡镇级单位,而那马堡的得名则是思恩州养战马、训战马的地方,同时也是思恩州十三堡中战略位置比较重要的一个,自思恩州设置起就驻有军队。
那马土司的全名叫那马巡检长官司,是思恩府改土归流后将那马堡升格为巡检司,实行的是土司世袭制,首任土巡检长官司叫苏关,苏关病逝无后,任任两广总督的王守仁任命白山土司把总黄理就任。那马土司的司治起初在杨树村的旧州屯,明朝万历年间从旧州搬迁至快水,快水也就是现在周水村的村委驻地。
清朝同治6年(1867),那马土司官黄栾溺职闽源而被思恩府知府熊寿山弹劾,那马巡检司被废而成立那马厅。那马厅行政级别比现在的县小半级,比乡镇高半级,相当于副县级单位,那马厅是副县级单位的话,想来那马巡检司的级别也是副县级,唯一不同的是高度自治的土司转换为流官制度。土司制度拥有至高无上的自治权,那马土司降为那马厅也就意味着黄家结束340多年对那马土司的统治史。
那马土司改土归流后黄氏土司结束那马的统治历史,不过黄氏土司力量在当地根深蒂固,成立那马厅时很多流官忌讳黄氏家族的势力都不敢前来上任,那马厅一度出现真空状态。清朝同治9年(1870)思恩府派遣苏童前来任职那马厅通判,为避开黄氏家族势力的阻扰将那马厅厅署搬迁至石塘圩,周水村就此结束司治、厅署的历史。
周水村是黄氏土司的传统领地,奇怪的是目前生活在周水村的则是韦姓的居多,莫非周水村的黄姓都搬到奇台地方去了。其实那马土司改土归流后首任通判是苏童,但苏童也仅是过渡厅官,苏关之后的那马厅仍旧是黄氏家族的天下,直到民国初期那马厅跟定罗土司合并设那马县,黄氏家族才彻底失去对那马的管理。作为黄氏家族传统领地的周水村,为何黄姓人家不是主体而是韦姓,莫非是周水村,我们老黄家的繁殖能力不够强?
周水村下周屯有个斗牛场,本以为斗牛场是某个老板投资建设,或者村民集资修建,没想到是县里拨款修建,更有村民说是国家投钱。斗牛场不管是谁人投资修建,远离县城的周水村能拥有斗牛场,想来当地对地方文化挺重视,更有意区传播。修建斗牛场,或许就是举办当地传统的斗牛节,让当地的民俗文化向外传播。不知周鹿镇的斗牛节是何日,希望有时间来凑一下热闹。
周水村村委驻地的水上乐园,水上乐园这个项目想来应该是斗牛节项目的附属项,为的就是打造周水村的乡村旅游建设。周水村的乡村旅游条件非常好,有山有水,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当天来到周水村,看到的水上乐园就是这个样子,空无一人。远离城区,人流量稀少是周水村旅游业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过度商业开发,投进去就想要回报而且还得是丰厚回报,或许这就是乡村旅游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有走一圈周水村,感觉自然风光挺不错,也许谈不上诗和远方,但绝对是一处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唯一的不足就是周鹿河的水不大理想,周鹿河还得借着政治。参观周水村过程中看见有村民在钓鱼,看来这里的村民生活还是很有情调的,喜欢野钓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来走走,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茶后文,谢谢拜读。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