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丰 通讯员 吴夏璠
8月22日-25日,受潮新闻·钱江晚报邀请,乌纳努埃(Sergi Unanue)从西班牙飞行十余小时来到浙江,参加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相聚浙里”国际人文交流活动。
此次在中国的行程不到72小时,这位曾徒步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也曾骑竹制自行车从南到北穿越欧洲大陆的西班牙旅游博主,在有限的时间里打开了一个浙江旅游盲盒,从古老文化到现代黑科技,时时开出惊喜。今年32岁的乌纳努埃,并非第一次来中国,但是每一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乌纳努埃在西湖
从受邀到成行不到一周
“说走就走”的浙江之行
“你的行李这么简单?我们还特别留意了那些推着大行李箱的人呢!”“哈哈,对于一个徒步旅行博主来说,这就是我的‘全部’。”
一个中等容量的户外徒步背包、一个电脑手提包,8月22日上午,在萧山国际机场接到乌纳努埃时,如此简单的行装不免让他与周边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显得“格格不入”,也让记者忍不住和他打趣。
乌纳努埃在机场
从通过邮件和我们确定行程,到买好机票飞杭州,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周,这次来浙江,对乌纳努埃来说就是一次“说走就走” 的旅行。西班牙公民持普通护照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签入境,这也为乌纳努埃“说走就走”提供了便利。
乌纳努埃大学期间曾留学北京一年,不仅会说一点点汉语,还有个中文名字“宫泽吉”。回国后,他进入巴塞罗那公共电视台Betevé成为一名记者,却一直有着与众不同的梦想:成为真正的数字游民。
2018年6月,他离开巴塞罗那,把所有行李塞进背包,坚持以不坐飞机的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花费环游世界,同时开设了关于他全球旅行与冒险的社交媒体账号,目前已获得数百万次浏览量。
账号截图
乌纳努埃的户外探险经历为他赢得了互联网尤其是西班牙语社区的关注。他也和记者分享了徒步喜马拉雅山脉的经历。
“这是我在2022年和一个朋友的非凡探险,我们用了99天,跋涉超过1700公里走完大喜马拉雅山脉步道全段。期间,我们多次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不仅曾看到原始自然的壮阔景象,也曾在生死边缘徘徊,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是缺氧以及气温突变带来的呕吐、不适。面对这一切时,我们只有彼此以及25公斤重的背包。”乌纳努埃打开手机分享游历视频,他搭过便车,住当地人家里,或在野外露营。在蒙古,他买了一匹马作为“交通工具”,到东南亚后又把交通工具换成小摩托。以随遇而安的“穷游”方式,乌纳努埃走过了十多个国家。
而中国始终是他旅行计划的一部分。乌纳努埃说,去年他曾来过杭州,当时在网上看到天都城的“埃菲尔铁塔”,特意来看看。这种“当东方碰到西方”的旅行体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听懂“诗酒趁年华”
他觉得中国人很Cool
乌纳努埃在杭州的第一站,是灵隐寺。
在这座江南名寺,除了了解建筑和雕刻,乌纳努埃也迅速入乡随俗。记者有点惊讶地看到,乌纳努埃熟练地在焚香炉边燃上三支香,学着其他中国游客有模有样地双手合十、鞠躬,“希望这次在灵隐寺的祈祷,能让我未来的旅途更加顺利。”祈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乌纳努埃在这里找到了了解中国的一个入口。
乌纳努埃
乌纳努埃使用“嗨游”查询游线
傍晚时分,乌纳努埃登船前往西湖小瀛洲,体验充满宋式美学的“诗酒趁年华”夜游项目。古彩戏法、点茶技艺、丝竹宴饮……光影交辉的小岛上,一千年前中国文人的雅集意境与风流神韵令他过目难忘。
“什么是‘诗酒趁年华’?”英语导游陶晶解释为“Seize days with poetry and wine”,然后又进一步释义:“Living poetically within our limited time,It is an emotion filled with love and openness towards life. ”(在有限时光中活出诗意,这是一种对生活充满热爱与豁达的情绪)乌纳努埃不住点头赞同:“热情奔放、乐观向上同样流淌在西班牙人的血液中,也是我的人生信条。虽然相隔半个地球,但对生活的热爱与用心,让我们有许多共鸣,懂得这一点的中国人很Cool。”
乌纳努埃在小瀛洲
在落地杭州9个多小时后,乌纳努埃觉得他对浙江的了解有了新境界。
令人惊艳的“魔力厨房”
他有了做西班牙美食的灵感
8月23日,到达浙江的第二天,乌纳努埃去了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老板电器未来工厂。对于热爱烹饪的乌纳努埃来说,充满“魔力”的中国厨房令他印象深刻。
“这真是魔法开始的地方。这台烤箱配备了内置摄像头和人工智能,能够知道放入了什么产品和需要的烹饪时间。所以,食物再也不会烤焦了。”在老板电器未来工厂全球烹饪艺术中心的教室里,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乌纳努埃学做了桃酥,把芝麻一粒一粒撒在面团上,然后看着它们在智能烤箱中慢慢变色,整个教室里弥漫着香气。
“在西班牙,烹饪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乌纳努埃告诉记者,加泰罗尼亚最出名的菜肴是烤大葱,要先把大葱炭烤至外皮焦黑,再剥去外皮后蘸上酱,尝起来口感软糯还略带点甜,当地还会在每年丰收期举办盛大的烤大葱节。“这次我在中国体验到了这么便利智慧的烤箱设备,真是意外之喜,让我对烤大葱的方式有了一些新灵感。”因为被黑科技激发灵感,他特意请一旁的摄影师为自己录制了一段带给家人的视频。
乌纳努埃观看“食神”AI大模型
在揉面中触摸中华美食历史的温度、在食物化学中探索东方料理的密码,乌纳努埃觉得,他看到了浙江最有趣和丰富的一面:“我知道在中国生活已经非常智能和便利,这次仅仅是厨房一角就让我感觉非常的科幻,连做饭都能用上人工智能技术。”
乌纳努埃、安东尼奥、马可·波罗
同一种认同穿越了时光
8月24日,乌纳努埃经历了他在浙江最特别的旅行——在拥有“全球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的东阳,参与拍摄了一部木雕主题微短剧。剧中,他需要身着中国明代服饰化身外商“安东尼奥”,“穿越”回数百年前,走进卢宅去拜访一位东阳木雕大师。
乌纳努埃(右一)在拍摄现场
穿上中国传统服饰,乌纳努埃话也多了:“我十岁时第一次来中国,和父母一起穿上中国服饰在长城合影,不过体验如此精致的服饰和造型制作还是第一次。”他曾看过电影《卧虎藏龙》,里面演员们穿着中国传统服饰所展现的飘逸和典雅,令他特别惊艳,没想到现在自己也有机会穿上类似风格的传统服饰,感觉很奇妙。
他联想到了西班牙传统服饰,向记者安利:“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弗拉门戈服饰,女士的裙子色彩鲜艳,裙摆宽大,跳舞时旋转起来特别漂亮;而马德里的女士们穿的却是紧身连衣裙,男士常穿白色衬衫,马甲更偏向实用性。不过有意思的是,我好像还从来没有穿过西班牙的传统服饰。”
乌纳努埃(左二)在卢宅
“‘安东尼奥’,你的发型很像马可·波罗,这次在中国的经历你也可以写一篇游记了。”做妆造的时候,一起参加活动的法国航海家冯克礼看着乌纳努埃的妆容打趣道。乌纳努埃笑着回答:“当年马可·波罗用的是纸笔,而现在我用的是更先进的相机。”
8月25日早晨,乌纳努埃登上了从杭州经北京飞西班牙的航班,距离他入境不到72小时。
1万多公里被时间折叠,他似一步踏入浙江:“我看到了悠久丰富的历史和现代化的前沿科技。我想记录下更多有趣的画面和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我看到的浙江和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