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吸引着无数游客。但你知道吗?有些地方本地人几乎从不踏足,要么因为过度商业化失去本色,要么因为历史原因让人心里发毛。
今天我就来爆料三个上海本地人宁愿绕道走的地方,帮你避坑省时,还能保住钱包和好心情!

豫园城隍庙:高价小吃聚集地
豫园城隍庙曾是上海文化的缩影,如今却变成了“专坑外地客”的高价小吃聚集地。
这里的小吃动辄30-50元一份,但口味却缺乏真正的本地特色。你看到的那些琳琅满目的小吃,很可能和你在其他地方吃的没什么两样,但价格却翻了好几倍。
不仅如此,这里的纪念品也多是义乌小商品同款,缺乏独特性和纪念价值。本地人调侃说:“只有迷路的人才会不小心走到豫园买东西吃。”

南京路步行街:拥挤无特色的商业街
南京路步行街名气响亮,但如今却充斥着同质化的连锁品牌和旅游纪念品店。
这里人潮汹涌,尤其是在节假日,几乎无体验感可言。你会发现这里的店铺与其他城市的商业街并无太大区别,缺乏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
消费陷阱也不少,被称为“消费刺客”的店铺比比皆是。本地人很少会来这里购物,除非是陪外地朋友逛逛,但心里早就叫苦连天了。

闸北公园:白天热闹夜晚瘆人
前两个地方主要是体验问题,但闸北公园的情况完全不同——这里是真正让本地人心里发毛的地方。
白天它是大爷大妈遛弯的公园,但一到晚上,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在附近停靠。公园地下埋着沉重的历史:1950年重修时,工人挖出了密密麻麻的薄皮棺材和散落的人骨。1960年建游泳池时,更挖出了上百具骸骨,许多尸骨手腕脚踝上还套着锈蚀的铁镣,骨头缝里甚至卡着子弹头。

这里曾是国民党处决犯人的刑场,在1948年冬天格外血腥,短短半个月就枪决了四十多批人。周边居民说,那会儿半夜常听见“砰砰”的闷响。
如今的闸北公园虽已重建,但邪门事从没断过,公园管理处立下规矩:下午五点准时清场,路灯杆上全挂八卦镜。周边房产也因此受影响,同样地段的房子比隔壁街便宜两成。
了解了这三个本地人避之不及的地方,不代表上海没有值得一游的好去处。相反,外滩的夜景依然美到失语,武康路的梧桐树下藏着老上海风情,上海博物馆的免费展览值得一看。

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不同文化、收获美好回忆,而不是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买高价商品、或者参观令人不安的地方。
所以下次来上海,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吧?避开人挤人的商业陷阱,远离阴气沉沉的是非之地,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你有没有在上海遇到过什么奇怪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