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9月9日,在“聚焦‘两高四着力’ 聚力‘五个强市’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局长刘洁华发布了该市以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级文化地标为引领,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安阳锚定文旅强市目标,坚持“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思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
坚持战略引领,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安阳将文旅产业作为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连续三年召开全市文旅发展大会,出台系列政策并成立旅游要素提升专班。殷墟博物馆、“洹河夜游”等地标项目相继建成,近两年新增33家规上文旅企业、22家A级景区(4A级3家、3A级19家),总数达57家。2024年接待游客8497.59万人次、旅游收入769.13亿元;今年1-8月接待游客7123.63万人次、收入620.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12.6%。
坚持优化供给,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该市重点做好“文化”“夜游”文章。推出42条研学精品线路及百余种课程,今年1-8月接待研学游客超205万人次;依托多项夜游活动拓展消费场景,发展乡村旅游,创建百余家乡村旅游品牌,“中国画谷”石板岩2024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收入17亿元。同时,培育多个文创品牌,在售文创超2200种,4款入选“中国好礼”;举办滑翔伞世界杯(中国站)等赛事,2024年以来拉动80余万人次参赛消费。
坚持共建共享,探索文化惠民新模式
安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市图书馆新馆、105座甲骨文书屋投用,14处空间获评国家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组建580个乡村文化合作社,举办千余场“四季村晚”活动,5个合作社成省级示范,3地入选国家级“四季村晚”示范点。此外,开展“彰德夜校”等惠民活动惠及超百万人次,推出多部大型实景演艺和剧目,新增75项市级非遗项目,建设39家非遗工坊,滑县获“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坚持开放赋能,打造国际交流新窗口
安阳高规格举办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南周“安阳活动日”等活动,筹办多项国际交流活动。11个精品展全球巡展,首个海外甲骨文书屋落户马来西亚。赴多国推介文旅,接待22个“一带一路”研学团,与25家境外旅游企业合作,提升100余处双语导览,实现外币兑换全覆盖,入境游客量稳步增长。
坚持联动传播,擦亮古都安阳新名片
该市成立文旅宣传专班,打造“安阳甲骨文新媒体矩阵”“景区推广联盟”及海外文旅宣传矩阵,形成宣传合力。深化区域合作,与京津冀、长三角、“山河四省”等加强区域协作,共推互惠线路。与鹤壁、邯郸、长治等建立结对机制,发行景区联票。精准开展营销推介,赴珠三角、山东、香港等地推介,发布城市宣传片《安阳》。成功举办“字在安阳·如意郑州”推介会、“看·见殷商”中华文明起源展、“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等50余场高规格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高端平台交流,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坚持体系提升,夯实文旅发展新支撑
安阳推进殷墟片区等核心区提升,建成智慧停车三级诱导系统,开通博物馆公交环线及摆渡车,新改建16处停车场、新增4.2万余个车位。红旗渠机场开通4条航线,三大特色美食街区初具规模,新增6家三星级宾馆。储备千余名志愿讲解员,增设4000余台智能导览设备,节假日推出百余场演艺,规范双语服务,实现支付便利化和外币兑换全覆盖,旅游投诉先行赔付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下一步,安阳将聚焦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级文化地标,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为河南文旅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编审:孙喜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