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 (记者薛玲)9月9日,在新疆和田迎宾馆内,一场名为“论道昆仑”暨“西部漫行——昆仑记忆”环昆仑山新藏天路自驾活动的文化沙龙成功举办。
“论道昆仑”文化沙龙现场 (薛玲摄)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疆内外昆仑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文旅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等各方智慧,深入探讨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解读昆仑山脉所蕴含的地理密码及其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聚焦新疆和田地区和西藏阿里地区文旅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共同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论道昆仑”文化沙龙现场 (薛玲摄)
作为昆仑山脉的核心承载区域,新疆和田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与西藏阿里地区不仅拥有壮美的自然地理景观,更沉淀着多元共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基于这一双重优势,以新藏线为轴线构建文化廊道体系,通过"环昆仑经济圈"建设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跨区域文化经济协同发展新典范。
“论道昆仑”文化沙龙现场 (薛玲摄)
新疆旅游景区(点)协会秘书长李磊介绍环昆仑山新藏天路自驾线路规划情况。(薛玲摄)
新疆旅游景区(点)协会秘书长李磊表示,随着G219、G580、桑珠古道等道路陆续贯通,环昆仑山区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顶级旅游资源沿线路密集分布,为高品质自驾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据此,新疆和田、兵团第十四师与西藏阿里三地文旅局将共同推进“环昆仑山自驾旅游线路”建设。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文化沙龙与自驾采风相结合的形式,既深入阐释昆仑文化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源流价值,又以沉浸式体验推动文旅资源转化,最终实现文化传承、区域协作与经济发展的多维共赢。
会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以《昆仑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应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薛玲摄)
会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穆桂金以《昆仑地理密码讨论与解析》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薛玲摄)
会上,知名作家、中巴经济走廊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赵北明以《昆仑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挖掘及红色旅游》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薛玲摄)
本次沙龙围绕“文旅融合与区域合作发展”“昆仑文化IP价值的延展与挖掘”两大主题展开。来自疆内外的四位主讲嘉宾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地理科学、红色精神与诗词艺术角度,多维度解读昆仑文化。专家指出,昆仑不应静默于博物馆,而应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载体;新藏公路上的戍边记忆与红色精神,也应成为旅游叙事中动人的一章。
会上,知名诗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星汉以《和田诗词浅说》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薛玲摄)
“本次论坛为品牌推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碰撞平台,尤其体现在多元建议与不同观点的交融之中。论坛的成功,不仅在于专家们从旅游、历史地理、红色文化等多维度对昆仑文化进行的深度解读,更在于其以丰富形式汇聚了众多自驾游探险企业、热爱昆仑文化的实践者、长期深耕昆仑区域的爱好者,以及多家媒体力量,共同构建出一个层次丰富、立体多元的推介综合体。借助此次论坛,我们不仅实现了对昆仑文化的多角度阐释与媒体传播,更推动三地比邻协同、联合推介,共同推出跨区域文化旅游线路。这一举措,对促进未来文旅深度融合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说。
《和田共识》发布现场。(薛玲摄)
会上发布了《和田共识》《环昆仑山新藏天路自驾线路》《昆仑文化 IP“鹿灵”》三项重要成果,同时评选出十大“昆仑文旅推荐官”,包括知名旅行博主、探险家与自驾平台创始人,他们将通过新媒体传播与实地体验,助力昆仑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受众。
10位“昆仑文旅推荐官”亮相。(薛玲摄)
拥有700万热爱自驾旅行者粉丝的走吧网创始人刘祥初说:“非常荣幸参加这次沙龙活动,让我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环昆仑山新藏天路自驾线路的构成,也找到了一些宣传着入点,我要把环昆仑山新藏天路自驾线路推到自己几百万的粉丝里去,让更多人来新疆和田、去西藏阿里畅快的自驾旅游,希望新疆与阿里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出旅游品牌。”
本次”论道昆仑”文化沙龙活动,将为进一步研究阐释昆仑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打下更好基础,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将推动新疆和田与西藏阿里文旅融合从“资源简单叠加”迈向“深度价值挖掘”,为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