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丹棱县处在“成都1小时经济圈”,直面都市圈3000万消费人口,有都市近郊的区位、历史文脉的传承、亦城亦乡的特色,有全域全业态发展文旅产业的潜力。近年来,丹棱主动在国省大局中找方向、寻坐标,因地制宜推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力争成为都市圈“说走就走”的第一选择。
“五彩”资源,让全域可游、步步有景。丹棱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城市,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有全国唯一的大雅堂,赤的是千年文脉、岁月沉香;这里是绿色的,森林覆盖率近60%,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绿的是生机盎然、“氧”心润肺;这里是橙色的,发展18万亩优质晚熟柑橘,带动8万果农年人均增收3.6万元,是“中国桔橙之乡”,橙的是硕果满枝、丰收欢歌……可以说每种色彩都承载着独有的故事风情,然而这份“多彩”资源尚未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美好感受。
丹棱加快构建“一核三带多点”文旅发展格局。“一核”即做强县城文旅综合枢纽功能,让文化更有体验感、夜间更有烟火气、旅游更有便捷度。“三带”即丰富多样性旅游体验,长秋山休闲运动康养带,让大家动起来、养起来;安溪河谷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主打感受田园生活;九龙山生态旅游带,尽享原生态的惬意舒适。“多点”即全域作景区、乡镇分组团,不千篇一律、抓特色发展,实现一步一景、处处不同。
“五乐”业态,让游玩见新、分享有话。作为齐乐古郡,丹棱以“五乐”邀约四方宾客,畅享全域游玩体验。
一在乐学文博,探文脉、感古韵。作为千年古县,“大雅”是丹棱独特的文化标识。丹棱将发展文化文博产业,建成一批非遗传承体验空间和演艺基地,做靓大雅堂“行读四川”研学品牌,通过文博窗口、非遗纽带、研学体验,让每个到丹棱的人都能与千年文脉对话。
二在乐游康养,居山水、养身心。良好生态赋予天然优势,这里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富硒富锶水土资源。丹棱将融入雅眉乐医药康养产业布局,加快老峨后山、梅湾湖等康养集群建设,开发森林疗养、茶花滋养等场景,拓展避暑观萤、低空观光等体验,合理满足老年养寿、中年养生、青年养心需求,让游客到丹棱便可开启“康养+疗愈”慢旅生活模式。
三在乐动赛事,释激情、焕活力。四川省委明确支持眉山搞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丹棱将积极争取举办匹克球、越野跑等国省级专业赛事,办好山径赛、超级马拉松等特色赛事,推出“橙BA”、橘橙音乐会等群众性活动,实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做到主客共享、宾主尽欢。
四在乐趣田园,亲泥土、近乡愁。“长在农业、美在乡村”是丹棱最鲜明的禀赋。丹棱将依托粮油、柑橘等特色园区,布局一批悠然自在的田园景观业态,推动农业资源从生产向休闲、体验等功能延伸;同步加快长秋山、安溪河民宿集群和特色露营地建设,让向往田园变成日常生活。
五在乐享滋味,品鲜香、意犹绵。地处天府平原,这里有“丹棱桔橙”等5个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丹棱将聚力做好这些老味道,推动“米、酒、茶、粑”等系列产品精深加工,评出名店、名厨、名菜、名小吃,分时节摆上丰收节坝坝宴、山货节长桌宴,让大家把当地的“鲜香”装进味蕾、带在身边。
“五全”品质,让资源转化、游客点赞。文旅是体验经济,必须以需求为导向,让丹棱文旅既有“硬实力”,更有“好口碑”。
全业态联动。丹棱将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核心,引育一批文旅链主企业,支持有潜力中小文旅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大项目引领+多主体协同”,让业态从“单点发展”变为“链式共生”。
全要素保障。丹棱将向改革要活力,深化文旅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创新金融产品供给、盘活闲置厂房住宅,实现缺什么就补什么,让高品质场景有地可用、有钱可投。
全矩阵传播。丹棱将加快构建“核心IP+系列衍生”传播矩阵,推介“一年四季游丹棱”,通过流量集聚人气,依托超预期体验激发游客分享欲,让丹棱口碑形成“裂变式”传播。
全功能配套。丹棱将优化全龄友好设施,加快成峨高速丹棱段建设,打造“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推动景区“微改造、精提升”和“智慧旅游”系统建设,让游客不为出行犯愁、不为排队焦虑。
全流程服务。丹棱将完善全周期服务,出发前探索提供“一站式”出行支持,游玩中畅通诉求“24小时直通车”,游玩后形成意见收集整改反馈闭环,让服务成为“加分项”。
(作者:中共丹棱县委书记 曾建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