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_今日顺义】
日前,拉萨市尼木县人民公园举行开园仪式。这不仅是尼木县的亮丽风景线,也是顺义援藏团队与尼木人民共同建设的项目,是两地深厚情谊的生动见证。
清晨的阳光洒向拉萨河谷,藏族同胞次仁沿着崭新的健康步道悠然漫步,不远处,几个孩子正在藏式景观亭下嬉戏欢笑。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变成了全县最美的公园。”次仁感慨道,眼角笑纹如高原阳光般温暖,“我们有了跳舞的广场,有了散步的步道,年轻人有了打球的地方,这是北京亲人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这座投资4600万元建设的公园,是顺义区对口支援尼木县的重点民生项目,也是京藏联手打造的基层群众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教育实践基地。公园的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北京援藏干部的智慧与心血,体现着“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公园内,文化长廊景观轴如一条洁白的哈达,将民族团结进步广场、民俗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有机串联。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面展示“尼木三绝七技”的文化墙,生动呈现着尼木县藏香、藏纸、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成为藏汉文化互鉴的重要窗口。
“我们不仅要建设硬件设施,更要打造精神家园。”顺义援藏干部、尼木县发改委副主任(挂职)王漪橹表示,“公园每一处设计都融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让各族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公园南侧,笼式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每到傍晚,这里便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公园北侧的广场上,当地居民围在一起,跳起藏族传统的锅庄舞,好不欢乐。
更令人欣喜的是,公园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民生,还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公园管理维护、旅游服务、商业配套等正在逐步推进,将为尼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建设过程中,京藏两地的建设者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友谊。”尼木县发改委副主任巴桑德吉说,“这座公园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纽带,将北京、顺义与尼木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座公园正如它的设计理念所期盼的那样,成为尼木县的生态“绿肺”和文化“窗口”,记载着京藏连心的动人故事,见证着高原小城迈向更加美好明天的坚实步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