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又是一年暑期的结束。回顾持续高涨的暑期文旅热潮,不难看出其中的升级与变化。暑期旅游释放出的巨大流量、升级需求,与各地精心策划推出的应季旅游产品、特色体验活动双向奔赴。
当呈坎鱼灯倒映荷塘,当褒禅山洞回荡宋词,当“钢铁巨兽”蜕成攀岩墙,当矿坑温泉蒸腾江南夜……文旅新理念迎来大市场。
将零散资源聚沙成塔
曾经,安徽旅游困于“点状孤岛”。黄山奇峰耸立,九华佛光氤氲,古村落青苔寂寂——美则美矣,却难留客。游客匆匆一瞥就奔赴下一站,消费链断在门票上。
破局,从“串珠成链”开始。
马鞍山市含山县出拳有力。凌家滩玉文化学术研讨会,不囿于象牙塔。专家沙龙对接公众体验,考古现场变身沉浸课堂。漆扇制作、古法拓印、星光夜游——冷冰冰的考古,“活了”。夜游项目每周六点亮遗址,硬核考古软成亲子游戏。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凌家滩游客量增长三成,文创销售额增长两倍多。
褒禅山联动华阳洞。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拆解成剧本线索。游客择险路、悟金句、盖褒禅印,“三不足精神”撞响当代青年心钟。“比背课文有意思!”来自南京的一名初中生举着文牒笑道。洞内,灯光水雾漫卷,溶洞泛舟如入幻境;洞外,水上乐园、露营地爆满,帐篷一顶难求。
含山县的陶厂镇也是精彩不断。千亩荷塘打底,叠加上龙灯舞、花挑戏、龙虾啤酒节。“三日两晚”套餐捆绑凌家滩、运漕古镇,区域联动拉长消费链。农户红薯干、姜茶借势出山,电商销售额增长25%。“从前卖货,现在卖场景。”陶厂镇镇长方定军一语道破。
铜陵永泉小镇的“矿坑逆袭”提供了另一种思路:9000亩废弃矿山经20年生态修复,摇身变成江南园林,钱庄铜钱叮当作响,柴锅饭香漫过“忆江南十二景”。鸳鸯湖亲水景观区、九宝温泉养生馆、江南小院民宿……“生态修复+康养服务+沉浸体验”三位一体,把“城市伤疤”炼成“流量磁场”。2025年暑期日均客流破万,长三角游客高铁1小时直达,过夜率超45%。
黟县西递昼夜不息。白日,徽派建筑静如水墨;入夜,板凳龙炸翻全场。“不再是看客,成了剧中人!”四方游客浑身是汗,提灯舞动,非遗从展柜跃入街巷。民宿入住率同比大幅增长,“年轻人不再往外跑,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咧嘴笑着说。
资源整合绝非简单拼接,而是化学键重组——“文化锚点+技术赋能+业态嫁接+生态修复”,爆发出集群效应。
这个夏天,安徽文旅甩掉“景点打卡”旧袍,披上“全域体验”新裳。资源碎珠串成项链,文化符号揉进烟火,废弃空间长出创意。一场从“眼球”到“身体”的旅游变革正席卷江淮。
让文化基因具象可感
徽商传奇、桐城文派、黄梅婉转……文化是安徽旅游的重要资产。
文化不是拿来供的,而是拿来用的!各地把突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措施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激活,并将之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产品与服务。
凌家滩推出AR新科技。玉鹰纹样在手机屏复活,指尖划动拼接宇宙谜题。M23墓主下葬全息重演,玉礼器等级直观如PPT。“原来考古能这么酷!”上海妈妈抢购玉鹰抱枕,文化带货润物无声。
褒禅山请出王安石“本尊”。大学生演员披袍执卷,领游客闯洞析理。“天变不足畏”呐喊回荡钟乳石间,古文哲思照进现实。
呈坎鱼灯更是吸引眼球。非遗巡游设计成全民嘉年华,游客提锦鲤灯穿行徽巷,投壶烹茶对诗,汉服租赁单日突破8000单,抖音话题播放量破5000万,“仿佛闯进《长安十二时辰》!”文化从符号裂变为可穿、可舞、可晒的社交货币。
黄山博物馆变身夜剧场。观众拓木雕、编漆扇,历史从文字淌进掌心。
安徽省科技馆玩出创意——VR“时光门”带少年飞夺泸定桥,虚拟风雪灌满衣领,长征精神激励众多少年。
铜陵市永泉小镇则把“江南文化”做成沉浸式剧本:铜钱换购、柴锅饭DIY、园林寻踪、温泉赋诗。“游客不是在看江南,而是在演江南。”董事长杨树根说。
在芜湖市南陵县,诗仙李白在此留下的一首千古绝句《山中问答》,吸引众多学子走进诗仙笔下的山水意境,感悟古典诗词的永恒魅力。暑假期间,全县研学线路接待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生近10万人次,带动全县民宿及文创产品消费近9000万元。
文化活化的核心是“转译”,抽象精神具象为可感仪式,老灵魂则撞响新世代。
化废弃空间为创意热土
废墟,是放错位置的剧本。
马鞍山钢铁厂废墟重生。炼钢车间蜕成钢铁文化公园,高炉巨躯变身攀岩墙,铁轨枕木铺就景观步道。工业风咖啡馆氤氲拿铁香,艺术展撞碎冷硬过往。
铜陵永泉小镇的“矿坑逆袭”更具标本意义:20余处关闭小矿山变身9000亩江南度假区。填充治理、植树造林、温泉勘探、民宿改造,一步一景皆故事。2025年暑期,小镇推出“矿坑露营节”,高炉灯光秀、温泉电音节……Z世代直呼“赛博江南”。
含山昭关温泉冷热双绝。夏日推出冷泉体验,日均150人泡池消暑。知青小院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瓷缸饭、二八杠自行车勾起银发族泪点,引来Z世代复古摆拍。
含山县仙踪镇六衖石头部落“点石成金”。废弃石屋改建梧桐山居酒店,红色研学、竹编体验、山野烘焙填满日程。“夏日奇遇夏令营”引客来,旅游收入增长。
安徽省已将废弃矿山治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截至2025年3月,累计修复废弃矿山3594个、面积41.35万亩,治理率近九成。铜陵永泉小镇、马鞍山钢铁公园、淮北绿金湖……“生态修复+文旅产业”路径明晰,“工业锈带”正蝶变为“文旅秀场”。
农特产变网红礼,非遗成打卡币,废墟化流量池。这背后,是一场变革。资源观变了:小资源聚合裂变,软资源硬化变现,废资源重生造血;体验感换了:游客从旁观者变成主演,从看景者跃为入景者;产消链转了:门票经济退场,场景消费登台。
无物不可成资源,无界不可融合,无景不可沉浸。全域体验的真谛,让每一寸江淮大地都能生长故事。(记者 孙骥 通讯员 李佑胜 马浩 实习生 王嘉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