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通化,每一步都踏在诗行之上,每一眼都望进画意深处。 通化市文旅局供图(资料图片)
2025年金秋时节,通化市抢抓高铁开通时代机遇,以“秋意通化‘醉’美‘枫’景”为主题,聚焦“话丰年·赏看‘醉’美五花山、迎高铁·启程‘醉’美通化、庆团圆·唱响‘醉’美旋律、探世遗·领略‘醉’美文化”四大主题,积极营造沉浸场景、促进文旅联动、推动创新融合,汇聚“多元特色”彰显“通化韵味”,金秋文旅市场活力迸发、精彩不断。
话丰年·赏看“醉”美五花山。打卡“五花山”,设立“醉”美“五花山”打卡点位,推出“看红枫 品金秋”“最美金秋 色彩斑斓”等精品旅游线路;围绕一批特色民宿“打卡”点,增加登山赏枫、围炉夜话等消费新业态,激活秋季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秋季“文旅+研学”,打造“世遗文化风情之旅”等特色研学品牌。秋日采绿摘黄,以“金秋田间‘享’丰年”主题,推出稻米丰收、果蔬采摘、篝火烧烤、赏花摘果等乡村特色项目,组织开展天梨山庄采摘节、太王镇“花朝节”、通化县农民丰收节、头道镇农民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营造“田园、丰收、祥乐”的浓厚氛围。
感受最美G331,开发边境自驾游产品,打造G331最美鸭绿江黄金旅游带和中朝边境山水风光走廊;引入旅拍、骑行、乐队演出、体育赛事等一系列活动,推出“城市骑行 领略秋韵通化”系列攻略;开展帐篷露营、野炊烧烤等活动,感受秋日通化的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泛舟赏月夜游,丰富佟佳江旅游度假区、集安鸭绿江畔文旅业态,升级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高质量举办“集安之夜”摇滚晚会、“我们的时光”大吉他演出、夜游佟佳江等活动;全力提升通化老城·龙兴里小镇夜间人气,策划开展中秋赏月祈福、龙兴里灯光节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俄罗斯风情、民国风情、东北民俗等驻场演艺秀;持续做好柳河参乡水街引流效应,构建多维度夜间奇幻体验矩阵。
迎高铁·启程“醉”美通化。抢抓沈佳高铁沈白段通车有效契机,在高铁开通前后,集中开展“坐上高铁游通化”主题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展现通化文旅迎接“高铁时代”的城市布局和产品升级。
组织编写《坐上高铁游通化》,涵盖城市新篇、印象通化、玩转通化、四季线路、通化手信等系列板块,系统推介通化文旅资源。精品赛事引流,计划于10月份在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举办2025通化市万峰越野挑战赛,并举办群众体育系列赛事、集安花甸镇首届“乡”约篮球村BA邀请赛、通化县兴林镇半程马拉松、东昌区全民健身徒步行活动,通过赛事引流撬动秋季文旅市场。打造沉浸式精品线路,串联高铁沿线特色景区、民俗村落、文化场馆等节点,推出高铁探秘、民俗体验、红色研学等主题游,让游客深度感受通化多元魅力;围绕红色、康养、世遗、乡村等板块,打造秋季精品线路,力争全市新增1条以上秋季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庆团圆·唱响“醉”美旋律。结合国庆、中秋“双节”,通化老城·龙兴里、佟佳江旅游度假区、柳河参乡水街、大荒沟文旅小镇等重点景区持续升级文旅业态产品,融合红色、民俗、文化等元素,增设舞台表演、特色美食、无动力娱乐、游乐场等内容,有效激活假日文旅市场。全域联动组织开展国庆节系列演出,迎国庆《文运通化》大型地域文化和非遗主题文艺演出以高句丽历史文化、满族文化、人参文化等地域历史文化遗存为内容题材,将高句丽乐舞、长白山民歌、长白山采参习俗、关东吕剧等通化非遗,通过音乐、舞蹈、戏曲、情景表演等舞台表演形式,展现通化不同历史时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魅力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之美。
探世遗·领略“醉”美文化。弘扬高句丽文化,9月底将举办2025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集安)大会暨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活动,全面升级音舞诗画《梦萦高句丽》演出,提升游客体验感;打造高句丽历史文化廊带,推出探秘高句丽历史文化廊带主题产品。
打响“中国人参之乡”品牌,开发人参研学项目,推广打造多条由“参帮把头”导游带领的人参采摘和文化体验之旅,推出“旅游+采参+食补”新体验,感受特有的野山参文化,策划举办“吉林·集安这有参—挖参寻宝山地定向赛”,涵盖高句丽历史、红色血脉、挖参寻宝等文化体验。树立“红色之城”IP,“吉林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第三届红色旅游节”将于9月底在通化举办,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联动全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以主题展览、文艺展演、习俗大赏、互动体验等为主题,持续举办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演、红色书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丰富市民游客文博体验。
来源:吉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