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
我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优势
紧抓太行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建设契机
通过“一宿一主题”的品质升级
和地域文化IP的深度融合
有效将 “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不仅民宿市场持续上演
“一房难求” 的火爆场景
更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提质
绘就出一幅“清凉气候”
点燃“火热经济” 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入夏以来
古郊乡松庙村便成了
各地避暑游客的 “心头好”
一批又一批游客在此欢聚
尽享夏日独有的清凉与惬意
来自河南焦作的游客王艳玲
最初只计划小住两日
却被这里的环境深深“圈粉”
河南焦作游客 王艳玲:
本来只想住两天的,结果我住了一个多月了。这个地方真的非常好,空气也好,没有蚊子,晚上盖被子,我准备继续住下去,家里边凉快了我再回去。
松庙村的“魅力”
源于其80%以上森林覆盖率的
优良生态基底
近年来
松庙村以“睡眠”为核心主题
在原有22个小木屋、13处民宿院落等
文旅康养项目基础上
持续升级业态
将村口旧停车场改造为房车营地
依托村内康养服务基地
开发系列中药养生产品
创新打造了“民宿+房车营地”
“民宿+中医药康养”的融合发展模式
2024年
松庙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营业额突破300万元
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
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河南开封游客 梁晶晶:
陵川这个地方风景优美,气候凉爽,含氧量高,党参炖土鸡等美食也非常的好吃。
好梦松庙驿站运营经理 申学凤:
每年4月份开始的时候,就会有河南、山东等地的游客来避暑纳凉。尤其到7、8月的时候,我们民宿26间房,天天都是爆满状态,生意特别好。
我县地处南太行之巅
平均海拔1200米
森林覆盖率达50.16%
国土绿化率超60.3%
夏季平均气温仅22℃
每立方厘米空气中
负氧离子含量高达5000-80000个
自古以来就有
“清凉胜境”“避暑胜地”“天然氧吧”之美誉
2024年以来
我县锚定“中国民宿第一县”目标
以太行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
推动民宿产业从“数量增长”
向“品质升级”转型
成功吸引北京、上海、
安徽、山东等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山东菏泽游客 赵阳:
我是从山东菏泽过来的,开车大概就是2个半小时、3个小时左右,我这是第二次过来,来到陵川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天气比较凉爽、空气比较好,值得推荐来。
在民宿品质升级的过程中
我县始终坚持
“一宿一主题、一宿一特色”的建设标准
深度挖掘太行山水生态与历史人文底蕴
系统梳理古建遗珍、状元文化、
红色记忆、围棋源脉、
中药宝库等地域文化IP
巧妙融入中医食补、非遗传承、
徒步探险等体验元素
培育出
“母亲茶庄”“七彩太行云栖部落”等
标杆项目
形成“一店一风景、
一宿一故事” 的产品矩阵
构建起独具辨识度的
陵川民宿品牌符号体系
成为陵川民宿“一房难求”的关键密码
山楂小院民宿负责人 于静:
从7月份进入暑期以来,我们民宿一房难求,每天都是爆满状态,有需要住店的客人一定要提前预约。
目前
我县已累计打造34家精品民宿
带动全县700多家民宿整体提质
2024年全年
累计接待住宿游客348.66万人次
营业收入达4.27亿元
今年暑期
仅两个月时间便接待住宿游客128万人次
民宿产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县文旅局局长 李丽:
我们将持续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模式,统筹推进资源开发、设施建设、服务配套、品牌打造等工作,撬动更多投资,形成集聚规模,推动民宿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力争到2026年发展民宿产业村庄100个、经营户超1000家、接待房间超10000间,实现“百村千家万间房”的目标,让“清凉胜境 康养陵川”的品牌越叫越响,让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来源: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