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将至,来看看泉州的“城市即内容”
国庆和中秋“黄金周”的步伐越来越近,当你开始给自己的泉州之旅订一个攻略,你会发现,这将是一趟洋溢着新的情绪价值的旅程。
“城市即内容”,不管是每一个火爆的“黄金周”节点,还是日常的城市漫步与发现,泉州新文旅的“内容属性”总有自然生长、应接不暇的“魔法”等着你:去追一束此前从未追过的“光”,去簪一个又美又充满爱心的“头顶花园”,去充满侨乡记忆的村落偶遇陌生的艺术家……如果把泉州之旅看作是一场探索感十足的“游戏”情境,你能发现,游戏里处处都有你的“Buff加成”。
01追光音旅:“自然之光”到“精神之光”的叙事升维
从自然之光到“精神之光”,追光音旅形成了城市文旅的升维叙事。
漫天云霞与云端上歌声的交响,开渔时千帆竞发映射于人潮中的热烈,泼水节上泡沫电音迸发的青春澎湃…… 暑期以来,石狮的“2025暑期海岸追光季”,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来泉州“追光”的热潮。
去年国庆“黄金周”,石狮正式启动“追光之城”的新文旅IP营造,追光标的从日光、霞光、星光、月光等自然光,延展到更多本地人文主题的融合——千玺悠谷,萤光飞舞,“至尊宝”们和“紫霞”们在当下的时空里,追出“相聚成光”的情感名场面;八卦街,一封《追光密函》成为平行时空入口,游客所沉浸式进入的场域,是浓浓的“乡愁之光” ;永宁卫,古卫城里的“觉醒年代”户外主题剧本游,带人们穿梭不同时空找寻面对当下的勇气之光……
越是内卷和焦虑盛行,人们越需要这样经由集体情绪所凝练出来的情绪价值和精神价值,这是“追光音旅”的新文旅立论。结合城市地理特色的各种形态的追光点,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主题标签:希望、前行、勇气、治愈、新生……也渐渐汇成了城市文旅“精神图腾”的升维叙事。
从“追光宴”、追光演唱会、追光美宿、“追光咖啡”到限定版“追光”闽南石花膏,到一站式连接主要追光点的“追光巴士”;从洛伽寺、清净寺、林銮渡、梅林港、华山古民居等不同时点的追光打卡“护照”,到服装城时尚街区以本地支柱产业和光影相融的新消费潮流体验……追光的城市文旅“内容”转化为基于“吃住行游购娱”生态链的追光系列产品,形成了具象的消费场景。
追光餐厅“云端演唱会”探索美食与文旅结合的新路径
由“内容”推动转化,带来的是游客更多的获得感和城市文旅综合效益的“票房”。通过持续的打造,石狮的目标是比肩挪威特罗姆瑟的“追光之城”,并推动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影艺术节、电影节落户泉州,通过自然之光与人文之光的交融,形成兼具情感号召力与经济带动力的新文旅体验。
新的“黄金周”到来时,又是泉州一个新的“追光季”。
02“簪花2.0”:可持续发展的“花语”升格
如果说“追光音旅”追的是“光”的情绪价值,那么,全网累计300亿点赞量的“簪花围”,则通过“美食+文旅”的一系列建构,打开了一种与“爱”有关的内容属性。
不久前,在《人民日报》刊发的《千年渔村簪花开》专稿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融合发展,成为让文旅流量转为发展增量的突破口。今年初,泉州推出簪花筵,20道菜品串起“鲜从海上来,蟳味在丰泽”的主线。菜肴“渔获满舱”的造型,参考蟳埔特色的蚵壳厝元素;用水果做成的“花开四季簪”,则复刻了蟳埔簪花的动人造型……这桌融合了闽南风味与簪花文化的宴席,一推出就成了“网红”。“很多游客会特意留下来吃一顿簪花筵,慢慢感受蟳埔的文化。”一家簪花筵授权餐厅的经营者说。
不只在蟳埔,来到泉州丰泽区品尝“簪花筵”的人们,还能够惊喜地获得另一种情绪价值。在一些“簪花筵”的授权酒店和餐厅,游客在用餐之后,会得到一份精美簪花主题剪纸相框,这些作品来自本地的孤独症儿童关怀组织,带上“星星的孩子”们参与创作的簪花作品,人们的这一趟“簪花之旅”便有了全新的爱的回向。
“簪花筵”授权餐厅联动公益机构,探寻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新模式。
在泉秀街的“簪花筵”联名古早味四果汤店,人们则可以发现店里特别设立的一个“簪花满城,爱满心间”的爱心角,这里有许多由“簪花筵”联合在地艺术家、文创人与公益机构联合推出的文创产品,炎炎夏日,喝一碗“簪花”主题的清爽甜汤,也献上一份爱心,让许多游客和文旅达人纷至沓来,参与到这种源于“泉州古早味”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新模式中来。
“簪花筵”联名品牌的“爱心角”,吸引了游客和文旅达人的参与。
国庆和中秋期间,“簪花筵”的联名商家和授权餐厅,还将推出“簪花公益演唱会”等形式,所有这些场景中所募集的款项,将统一用于孤独症儿童关怀、特教学校等公益“内容”——从“头顶花园”到“心上绽放的花”,人们来到泉州所感受到“簪花2.0”,打开的是“美食+文旅+文创+公益”的文旅新形态。
新的“黄金周”到来时,泉州将有更为动人的“花语”等你来聆听。
03艺术驻留:传统古村落的“精神漫游”升腾
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穿过在娘惹服衣袂飘飞的换装人群,你可能会和一些“新村民”不期而遇,而他们拥有各自在当下听起来更特别的头衔——多媒介艺术家、影像艺术家、雕塑艺术家、纺织艺术家、文创艺术家……
他们是经由梧林发起的“村落与记忆”艺术游牧计划,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招募而来的艺术家“村民”,用两个月的时间,带着各自的经历,以不同的艺术创作路径,融入这里的古厝肌理、在地文化和风土人情融为一体。而对于游客来说的“内容”福祉,就是这些艺术家的驻地创作作品,将在村落的内外空间,以展览、工作坊的形态层出不穷地呈现,为游客感知这座村落的记忆提供真实而多元的情感纽带。
梧林传统村落,古厝与艺术的交融产生更多的嬗变。
近几年来,泉州被主动奔赴而来的人们自然地赋予更多“精神漫游之旅”的意蕴,而艺术也成为这种“漫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晋江龙湖镇福林古村落,一场名为《咸味传说与信息雨》的新媒体艺术装置展不久前刚刚开展,通过新媒体艺术家的表达,以“盐”代表泉州的海洋与生活味道,用“雨”代表信息、记忆和交流,在展览中,人们既能看到熟悉的泉州元素,也从艺术家带来的视角中找到新的思考维度。而当人们走出展览的场域,再次进入这个正处于“新旧转换”间的村落,开始的又是一种更有探索感的“进行时”游历。
福林古村落的《咸味传说与信息雨》的新媒体艺术装置展
新的“黄金周”到来时,泉州新的艺术游历也将徐徐展开。
“城市即内容”,游客对于这座城市情景、体验的反向输出,形成了文旅内容的“Buff加成”。在游戏的语境里,“Buff加成”是通过魔法、技能或版本更新为角色或游戏内容提供增益效果。那么,泉州的新文旅“魔法”,则是不断展开更多文化自信的升维、升格和升腾——以爆款生活情景、个性化情绪体验,实现更触动游客、惠及民生的“增益”之道。
来源:泉州发布
作者:杨炜峰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