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亚欧非环线自由行热度很高。背包客们从新疆口岸到哈萨克斯坦的跨国大巴仅需200元,穿过中亚五国、高加索三国、经土耳其到埃及——这样一趟环游多国的长途旅程,50天的花费在2w元左右。
比起在有限的假期直飞某国,亚非欧环线的吸引力显现在性价比上,加上沿途国家免签/电子签,出行便利。这是一趟看世界的旅程,国度的切换、不同的人文风情、陌生与神秘,旅行感受会相当丰富。需要的,是时间。
学生、离职人士、自由职业者是这条路线上的主力。今年3月,离职的蒋蒋和朋友组队结伴反穿环线。两人在伊斯坦布尔碰面后,行程从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至中国新疆。
找了个时间,我们和朋友蒋蒋聊了聊这趟旅程。想要依靠旅行改变些什么的想法并不存在,48天7国,她的高频词是幸福,在有心有力的年纪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经验面对陌生、允许流动、接受空白。旅行的意义,是海面的波纹也是后退的山脉。
01/
出发之前
成都-土耳其
许多人会选择将新疆伊宁作为首站,正穿亚欧非环线,但蒋蒋决定去走这条线的原因有点儿小众,她主要是想去一趟伊朗。
如果你喜欢看旅游vlog的话,或许对一个叫“谁是阿尖”的博主有印象,看完阿尖的伊朗vlog后,蒋蒋觉得这个国家漂亮又神秘。在此之前,关于伊朗的影视作品《我在伊朗长大》《一次别离》《特写》一定程度上也吸引着她。
·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一次别离》《特写》;图源/网络
网络上关于亚欧非环线的攻略很丰富,而伊朗正处于环线上。恰逢离职,蒋蒋便决定走一趟。她是一个更喜欢solo trip的人,但长途多国的旅行有搭子是更稳妥的选项。她向自由职业者的朋友巴拉提议,对方刚好二月在非洲旅行,两人便一拍即合,决定在土耳其会面后一起去伊朗,再随机挑选沿线国家前往。
因为有很多旅行经验,买机票、定酒店、换美金等,行前准备都挺顺利。唯一比较陌生的,是第一次背包——蒋蒋从朋友那里借了个38L的包,突击了收纳技能。“四季的衣服和各种清单上的物品,加起来10kg左右。”
·一些准备
面对这样的一趟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紧张感也在生长。临出发前,她不小心把腿刮出血了,更紧张了。“怕回不来,毕竟去的地方都买不了保险”。
3月12日,蒋蒋从天府机场独自出发,成都-多哈(转机)-伊斯坦布尔,开启旅程。
02/
向往之地
土耳其-伊朗
因为不爱去景点,旅行中干得最多的事就找个地方躺着,在伊斯坦布尔的几天,蒋蒋每天睡到自然醒,躺公园、坐船、和小猫在海边看海组成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几天后,俩人在凌晨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
没网、没钱、没法打车、语言不通,提前下载的离线地图和一些攻略截图是所有保障。最后,俩人换了少量打车钱,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前往住所。
“到德黑兰的第一天,这座城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我们被伊朗的女孩们感动得站在街上大哭。今天一整天过得并不是很顺畅,但是一路都遇到伊朗女孩们的善意和帮助,主动说让我们把包背前面的姐姐、在地铁站遇到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助的阿姨、让我们去她们家里做客的阿姨。每次只要我们俩看起来稍微有一点迷茫,就一定会有伊朗女孩主动过来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助。”
3月16日
网络上关于伊朗的资料不多,去之前,蒋蒋只知道3月是伊朗斋月(即日出前日落后才能吃饭,街头饭馆不开门),但不知道同时也是伊朗新年,白日里街上人多到走不动道、地铁巨挤,并且最大的问题是:城市间交通难买票。
在这里的一周时间,尽管突发情况很多,但漂亮的建筑、工艺品,甚至货币也是美的;好逛的大巴扎;女孩儿们立体环绕的善意都足够值得。
回国两个月后,蒋蒋看到伊朗战火的新闻说着也会后怕,但对那个国度的记忆,因曾切实踏上过这片土地多了美好。“我还记得和在伊玛目清真寺一棵漂亮的树偶遇的18岁的伊朗女孩聊了一下午,后来她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她妈妈说他们一家人都为我们的到来而感到开心,因为这是伊朗新年的第一天,这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个sign,我说我们也很开心能遇到你们,这对我们彼此来说可能都是一个sign,一个美好的sign。”
03/
边境线
伊朗-高加索三国
从伊朗离开后,蒋蒋和巴拉前往高加索三国。提起行程中难忘的时刻,便发生在此处。
“坐车穿越边境线很累,但同时也觉得幸福。”
对于生活在内陆的人而言,边境地区总是神秘。几乎没人、纯自然环境、仅承载着切换的含义。蒋蒋从小爱看地图,坐在车里沿着边境线走时,山脉、平原、河谷不断对应着地图上的名字——有一种高中地理书打开感觉,也是在地球上的感觉。
“从伊斯法罕坐了一夜大巴回德黑兰后,因为买不到埃里温的票,我们又坐上了从德黑兰到伊朗和亚美尼亚边境的黑车,沿着伊朗北部的山脉走往北走,山脉的另一边就是里海。这一天里有很多临时状况,但是我和巴拉好像都很平静接受也把这些事情解决了。其实我们现在也没有买到从边境到埃里温的车票,但我们现在就坐在这辆车里,看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听着《旅行的意义》还有车里放的陌生语言歌,偶尔看一眼窗外往后退的山脉。”
3月23日
或许边境线上的幸福就是空白地移动。“车在向前走但我不用向前走”——没有“打卡”、没有干扰、也可以没有思绪。不需要思考人生目标也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只是单纯处在流动的时空里的感觉很好。
蒋蒋还记得,载她们的司机十分友善。“他给我们买了零食,看着我们拍窗外会贴心地把副驾驶枕头取了不遮挡视线,遇到好看的风景会问我们要不要停下来。最后,他还用翻译器写了一句:伊朗很漂亮吧。”
04/
第比利斯,一个意外
高加索三国-哈萨克斯坦
免签的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近年来也是旅游的热门地。
蒋蒋个人不推荐阿塞拜疆:“石油富国,可玩性不高,我每天都去里海边上躺着。”
格鲁吉亚倒是此次行程中她很意外的地方,首都第比利斯青年文化盛行,“livehouse、电子俱乐部、酒吧每天晚上闹麻了,古着店也很好逛,很推荐年轻人去。”
第比利斯的风景也十分漂亮。前往圣剑山的那天,打雷又下雨的天气,蒋蒋觉得像走进电影《寂静岭》一样。
多元又美丽的地方,因为提前定了去哈萨克斯坦的机票,不能多作停留成为遗憾。也正因此,蒋蒋说自己的金钱观发生了一点变化。
“其实可以放弃一张机票。负担得起的就可以损失,开心最重要。如果中途不想折腾了想回家了也可以,能承担且愿意承担就行了。”
05/
接近尾声
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
“对地图、环线没有执念,只去我想去的地方。”
4月11日,蒋蒋和巴拉抵达哈萨克斯坦,几天后,她们坐大巴到了伊宁。行程接近尾声,最后一次穿越边境线的车上,一些变化随之而来。
“离职前焦虑的点很多,我记得当时还思考过‘社会身份’,在阿拉木图往伊宁的大巴上看着窗外,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词好像不重要了,我好像明白了三毛说的那句‘我正在一点一点脱去了束缚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东西’。有什么社会身份,我就是个人。”
谈起路上碰到的人们,不论年纪大小,能动性都很强,打散工或打工换宿的,都没有焦虑。“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某一种情况里吧,路没有那么窄,能做的事情也还很多。”
最后,勇气好像也散开了一些。
回忆这次旅程,蒋蒋觉得成就感多少有一点,整体很幸福。一个多月里,经历了春夏秋冬,除了风景,与人交流也是组成部分。尽管大家有不同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沿途也都不是英语母语国家,但在德黑兰遇到的小女孩会前来问“朋友”的中文怎么读,在亚美尼亚偶遇的一位研究生会分享在听成都乐队海朋森的歌。
也有危险的情况,有斗智斗勇、和人吵架的部分,但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在人生里都能用得上——吵架也能吵到口语变好。
要说唯一不能接受的,则是身高被背包压矮2cm。
·行程中,图源/巴拉
在新疆分别前夕,两位女孩买了蛋糕庆祝这场漫长的旅途,“这是在第比利斯的酒吧看到隔壁女孩在庆祝生日临时想到的。”
回到成都后,蒋蒋用DV里的素材剪了一个不到3分钟的视频,取名:看到世界的时候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掉下来。
想起,近来频繁看到“地球村”这个概念,有人说,这是千禧年小孩对世界最初的认知。或许亚欧非环线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是我们童年所感觉的那样。
● ● ●
编辑丨李可以
图源丨蒋蒋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