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
9月10日上午,正值孙武故里——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举办第十七届孙子文化旅游节之际,一场“问道兵圣 寻根乐安 孙子文化交流会”在该县中国孙子文化园景区举行。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中注意到,该活动意旨比较深远,景区通过发掘传统尝试实现对当地深厚历史文化的“活化”。
遵循古礼 迎圣启幕
时值乙巳初秋,俎豆馨香。2025年9月9日至11日,本届孙子文化交流会隆重举行。该会由山东省齐鲁文化促进会、东营市孙子文化研究会、广饶孙子故里研究会联合主办,淄博市临淄区齐兵学研究会、青州孙氏文化研究会支持,广饶县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海内外的孙氏宗亲代表、孙子兵学研究专家学者及八方游客云集乐安故地,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
10日上午,礼炮鸣响,旌旗猎猎,十三名身着玄甲的青年擂响 “兵道战鼓”,交流会恭祭孙武大典仪式在雄壮的鼓乐声中拉开帷幕。大典仪式循古礼脉络,由“迎圣启幕”“三献礼”“血脉传承礼”“乐舞告祭”“敬献花篮”五个篇章次第展开。仪式中,二百余名孙氏宗亲代表缓步登台,依次献礼,敬缅先祖恩德。各地孙氏宗亲代表手捧族谱,缓步走向祭台,将族谱郑重纳入总谱匣,象征“血脉同源、万脉归宗”。继而乐声雅奏,舞者身着华裳广袖,翩跹再现古人“以舞告祭”之礼,举手投足间尽显传统礼仪之美与文化意蕴。各界代表持花篮缓步至孙武像前敬献,全体肃立行三鞠躬礼,最后在悠扬礼乐声中礼成落幕。
10日下午,参会人员还在孙子文化园内参观中国古代兵器馆、兵圣宫等文化场馆,细品兵学典籍的千年底蕴。在新落成的孙子兵法智慧体验馆内,感悟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的兵学智慧;在《寻找兵圣》剧场,观看孙武著书立说的传奇故事,沉浸式感受孙子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此次“问道兵圣 寻根乐安” 孙子文化交流会既是对兵圣孙武的追思缅怀,更是对孙子文化的传承弘扬。通过庄重的祭典仪式和乐舞等,彰显千年兵学智慧之光,也凝聚了海内外孙氏宗亲的血脉亲情。
匠心安排 寓意升华
齐鲁壹点记者现场采访发现,中国孙子文化园对传统兵家文化的挖掘很深,仪式全程遵循传统礼制,彰显对孙武的崇敬之情与对兵学文化的传承之志。
仪式中的“敬献五器”极富寓意,所选的五件器物:青铜剑、竹简、麦穗、虎符及《孙子兵法》纸质版,与兵圣身份、兵学文化契合。其中,青铜剑喻示孙武的武德精神与“止戈为武”的兵学核心,竹简承载其运筹帷幄的智谋思想,麦穗寓意民生丰饶,治国有根基,虎符则代表古代军权与兵法实践的权威,纸质版的《孙子兵法》则彰显兵圣思想的世界性传播与当代影响力。
周礼为纲,兵家为魂。在献礼环节,承周礼典制中最高的祭仪佾舞。随后行三献礼:初献爵,由宗亲代表孙德庚、孙业胜、孙建林三人恭献美酒,行三拜之礼,奠礼初成;亚献帛,由孙书文敬献《孙子兵法》书法长卷,并同样行三拜礼;终献文,由孙长征敬献《乐安赋》,“三献礼”也是整场恭祭大典最庄重环节。
海内孙氏 汇聚广饶
本届孙子文化交流会祭孙大典还包含玉简舞展演、族谱归宗、学子宣誓等寓意隽永的仪程,彰显文化传承。
其中,玉简舞展演由广饶六中新生演绎,学子身着传统长袍,手持玉简起舞,以舞姿诠释兵学文化的庄重气韵与脉络传承。接下来,参加此次交流会的孙氏宗亲代表孙守富、孙峰、孙经福……依次将分支族谱恭奉至总谱匣中,此环节象征宗亲血脉溯祖归宗、如百川汇海般凝聚。族谱归位后,学子齐诵《孙子兵法》经典名句,让铿锵誓言与传世箴言相融。
接下来的乐舞告祭,由学生们饰演的战国时期将士,身着战甲,手持长矛,演绎雄壮战舞。他们以此复刻古战场的雄浑气韵,传递对兵圣孙武的崇敬与告祭之情。仪式最后,宗亲代表孙治国等数十人两人为一组,有序前往兵圣宫中厅孙武像前敬献花篮。至此,“问道兵圣 寻根乐安”乙巳年恭祭孙武大典五项仪程圆满礼成。
通观全程,这场大典不仅是对兵圣孙武的深切缅怀与崇高致敬,更以“问道”之名探寻兵学智慧的当代价值,以“寻根”之愿凝聚宗亲血脉与文化认同。不远千里前来恭祭的孙氏宗亲,则通过来到孙武故里亲身实地感受兵圣精神、世代传递的文化薪火,产生被《孙子兵法》的智慧之光“照亮”之感,如此也让“乐安故里”更加深入人心。
文化赓续 家国精神
祭孙大典仪式后,齐鲁壹点记者采访到山东孙氏宗亲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姓氏文化研究者孙茂林先生,据他介绍,根据我国人口普查数字,全国现有孙氏公民2700万人,在姓氏中位列第12名。其中,山东孙氏有380万人,在各姓氏中列第7,算是人口众多。追溯姓氏来源有三个,其中最主要来源于妫姓,历史上,孙姓与姚,胡,陈,田等姓氏渊源密切。
据介绍,此次前往山东广饶参加第十七届孙子文化旅游节及孙子文化交流会的孙氏宗亲,有些是热爱孙子文化的研究群体,部分人还参加将于11日举行的学术会议。其余很多在经商、办企业等方面卓有建树,平时没少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也有部分属于爱玩的纯游客。
孙茂林先生认为,纵观全世界范围内的姓氏,中华姓氏有其鲜明特点,比如历史悠久、有姓有名、传承有序,普遍重视家风家教、讲信修睦、爱家爱国。具体到孙氏一脉,几千年中,又形成比较尚武的文化——讲究以武兴邦、以武安邦、以戈止武等,作为共同信仰。姓氏融入中华文化,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且在长期的文化赓续中,普遍融入了家国精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