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李文军
一、湖边望晓月
23日凌晨,举头望窗外,只见一轮弯月高挂,寂静黎明的透亮,泸沽湖之月色,并不逊于星空。
7点半早餐,8点出发。再见了!泸沽湖情歌王子大酒店。盘亘两晚的朝暮记忆,还有温州老板和当地女子的夫妻酒店,叙述着一段四海漂流的创业和趋于平凡的生活,归来依然是少年,保持乐观,真好。


二、摩梭古村落
泸沽湖的沿岸,村落棋布,摩梭人占了94%,典型的摩梭人聚落。
摩梭居所,多依山傍水,建筑风格独特,类四合院,但四面都是居屋围拱。其房间,配供严格,只有成年和13岁以上的女性,才能拥有自己的房间。男人没有独立空间,只能寄居卧榻。在走婚的男女,男人也只能暮进朝出。



三、走摩梭人家
今日安排行程,走最美摩梭原始古村落格萨村,访母系家族及有着走婚习俗的摩梭家庭,了解摩梭人的风俗习惯。
摩梭女保尔.阿姆担任文化讲解,从摩梭风俗,母系家族,自己已是家族第三代家主说起,详解房舍结构及起居,老人房门悬挂牛头,是对老人尊敬的,家有百岁老人,就在大门口挂上牛头。


四、多元话摩梭
阿姆很健谈,话题广泛,涉及摩梭习俗,走婚,家庭结构,保健及医疗,生死门等,时逾两小时。静静听,四周看看,慢慢的走,在阿姆家感受着摩梭人的淳朴,沉浸在奇特的乡愿之中,感慨良多。
摩梭人家家设生死门,她完美诠释了摩梭的生死观。生育进门,活着出门,死了出后门火葬。老而垂垂也,移进生死门,死出后门送至火葬地。村里人结伴捡树柴送葬,骨灰随即撒入田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重在孝养。


五、正名说走婚
听了阿姆介绍,需要更正一下对走婚的认知。走婚是摩梭的习俗,很严肃的,不随便,有几个阶段。
1、恋爱:对上眼,两情相悦,共舞,互勾手指三下,互赠定情信物。
2、走婚:男受邀走婚,摸黑爬窗,身带三宝:13岁成丁礼时由舅舅所赠的牛皮毡帽和腰刀,还要准备一块喂狗的肉。以歌声约定,用腰刀爬窗。进屋后,刀插窗外挂上毡帽,以示名花有主。
3、存续:有孩子后,明确走婚关系,男人可从正门进出,还是晚进早出。
4、走婚的状况:没有婚约,也没有离婚。但女人可以休男人,需要开家庭会议,出休书。
5、孩子养育:男人不负责养育,由女方家的兄弟,即舅舅承担养育。



六、难忘泸沽湖
出格萨村,又沿湖从川转到滇,在泸沽湖畔的情贵客栈,享用火锅,我不食有鸡汤料,自点一份青菜炒腊肉,爽而有味。
下午续走行程,司机决定绕道转走高速,获热烈响应。继续绕湖,走在云南丽江段,一路闪过两天来的熟悉场景,美景依依,记忆深刻,令人难忘。
暂停丽江泸沽湖观景台,也是泸沽湖湖区最高的观景平台,可俯瞰泸沽湖全景,蓝天白云,浮云悠悠,绿水青山,无敌美景,此厢真好!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