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揭晓了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简称2025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2025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简称2025中国旅游百强区)名单,这也是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为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呈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旅游品质与保障体系协同强化升级等特征。“东浙江,西云川”格局凸显。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分布于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四川和浙江各有12个县域入榜,并列榜首,其次是云南11个,三省共同构成中国旅游百强县的中坚力量。旅游经济回归理性增长阶段。
中国旅游百强县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较上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达18.3%和15.9%,其中,旅游接待人次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经济拉动效应加速释放。旅游总收入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平均为69.6%,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产业贡献稳步提升。高能级旅游资源提质扩容。“国字号”旅游景区数量持续增长,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别增至62家、28家,每个县域平均拥有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旅游资源整合挖潜、创意开发力度加大。旅游要素与生态双保障持续强化。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通达性进一步提升;中高端品牌连锁酒店持续加码下沉,四星级(含)以上饭店总量、客房总量齐增长,高品质旅游资源富集的县域表现尤为突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为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报告显示,2025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的区域覆盖范围更广,涉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四川省以14个入榜县域位居第一,浙江和江西紧随其后,分别为10个和8个。2024年,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平均接待游客1304.39万人次,同比增长15.0%;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118.97亿元,同比增长19.9%,收入增速显著高于人次增速,产业附加值得到提升。同时,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还呈现旅游资源从“景区孤岛”走向“多维融合”、交通设施短板加速补齐、住宿供给转向质价比竞争、空气质量稳中向好等特征。
报告显示,2025中国旅游百强区覆盖全国20个省份。其中,江苏以12席领跑全国,四川、浙江、山东并列第二,各占9席,共同构成百强区的核心阵营。中国旅游百强区平均接待游客3220.52万人次,同比增长15.5%;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331.46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大关键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旅游接待人次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平均为46.3%,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旅游资源品质稳步提升,5A级旅游景区增至54家;住宿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五星级、四星级饭店数量分别达180家和285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较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保障更加有力有效。
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继2023年爆发式反弹后,2024年开启了“繁荣、理性、创新”新篇章。其一,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旅游花费“量价齐升”,多省创下历史新高,市场繁荣度持续攀升。其二,游客消费更趋于理性、更注重性价比与情绪价值供给,人均消费增幅相对温和,倾向以“人民币投票”选择更契合自身需求的旅游内容。其三,伴随游客理性回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细分旅游市场加速繁荣、旅游产品供给结构持续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深度赋能,催生出层出不穷的旅游新业态、新场景,为文旅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报告》同时显示,2024年县域旅游呈现“热度不减、转型持续、长虹可期”的鲜明特征:全年旅游接待人次与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增长,节假日热度更是领跑全国大盘,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极;基于县域旅游游客群体更趋年轻化、个性化,更追求旅游品质,县域旅游产品也不再满足于“性价比”的单一标签,而是向更细分、更垂类、更注重体验的方向升级;县域旅游正逐步摆脱“千县一面”的同质化困境,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开辟与大城市差异化发展路径,为未来持续向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报告显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包含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和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其中,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主要考察县域旅游资源富集度、旅游经济活跃度、旅游设施完备度、生态环境优势度、政府推动实效度、旅游品牌美誉度六个方面,共计61个指标;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主要考察资源开发潜力、市场扩张潜力、基础支撑潜力、政府推动潜力四个方面,共计24个指标;评价对象为全国1869个县域单位(不含港澳台地区)。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工作参照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办法开展,评价对象为全国903个县级市辖区(不含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的市辖区)。
据悉,竞争力智库是专门从事竞争力研究的独立社会智库,坚持社会责任优先,主要开展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指数系列研究等。
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注于城市发展研究、城市战略研究、政府政策咨询、城市品牌设计、区域和产业规划等,积极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来源:中新网
编辑:冯颜
审核:钟玲
终审:黄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