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物华天宝、文脉昌盛、景致奇秀
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
风物
一地山水人文所孕育的
古迹、味道、匠心、地标
……
为了展示洛阳的百般风物
洛阳旅游开设专题栏目
《神都风物》
带游游一起怀念一段时光
感悟一份心境
寻觅一种味道
今天
我们第八期就来看看
洛阳的地标之一
↓↓↓
周公庙
在应天门东侧,有一道红墙。
墙外,人潮涌动,车水马龙。一波一波的“公主”以红墙为景,留下倩影。
可红墙内是何所在?问津者并不算多。
而对于洛阳人来说,这道红墙内是一种精神向往,一份心理寄托。
因为那里是洛阳城缔造者,“元圣”周公的祠庙。
洛阳周公庙坐落于定鼎南路东侧,是为纪念西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暨洛邑营建者周公而兴建的祠庙,亦为我市现存较早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至隋末唐初。唐贞观、开元年间曾进行大修,明嘉靖年间于原址重建,后又历经多次修缮,才使其能跨越时间长河仍庄重存世。
周公庙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展开,现存元圣殿遗址、定鼎堂、礼乐堂、先祖堂等。主体建筑定鼎堂面阔、进深各三间,青瓦覆顶,结构严谨,气韵古朴。礼乐堂与后殿皆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后者顶部覆盖青筒瓦,清乾隆年间,由知县龚松林主持修葺,更显肃穆沧桑。
定鼎堂为庙中年代最久、结构最精的建筑。其采用纯木榫卯构造,未用一钉,梁架为抬梁式,留有辽金遗风,坚固非常。
正脊石刻雕花尤为精美,正面为“双龙戏珠”,背面饰“凤舞牡丹”,以带状图案反复延展,尽显传统艺术之韵律美。
殿内供奉周公及其主要追随者共五尊圣像,四壁绘有彩图,刻画周公牧野之战、辅佐成王等六大功绩。东侧明代伯禽彩绘泥塑像尤为珍贵,高246厘米,宽90厘米,虽色彩略暗,但人物仪态端庄、衣纹流畅,以线传神,含蓄儒雅,反映了周公家风与治国理念。该像以矿物颜料绘成,历时数百载仍风采宛然,为河南省内保存较完好的明代泥塑精品。
周公不仅在洛阳制礼作乐,奠定国家典章制度,更以伦理教化百姓,以音乐凝聚人心,被尊为“洛阳城市规划之父”与“河洛文化奠基人”。
他所开启的礼乐文化,奠定了儒家的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我国古代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周公后裔所衍姓氏达285个,至今仍有190余姓沿用不绝,遍布海内外,部分随客家南迁,成为客家民系中的重要姓氏。
“元圣”在内,生活在外
今日的周公庙周边传统街巷
如五贤街、豫通街、盐店口街
依然留存老洛阳的生活气息
参天古树、老宅深院
与市井商铺相映成趣
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
能清晰地感受到
厚重历史与人间烟火的交融共存
点亮文末
让更多人看到吧!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图片来源:洛报集团、洛阳文旅公益图库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统 筹:张人杰
主 编:孙梦雅 责 编:裴真真
编 辑:文 博 校 审:思 梦
觉得好看,请点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