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博物馆展区(支点财经记者 陈勇 摄)
支点财经记者 张帆
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湖北省文旅厅、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吸引中国31个省区市及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00家展商参与,集中展示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和新趋势。
400多件文博好物齐聚,热门文旅IP热度高涨
“卖断货了!”“供不应求!”这是本届文博会国潮文创区里最常听到的声音。从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到甘肃博物馆的“绿马”玩偶,各类文创产品在文博会持续热销。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恭王府博物馆、甘肃博物馆等多家重量级博物馆携400多款文博好物齐聚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区人头攒动,下午四点,网红凤冠冰箱贴就已宣告售罄。这款以明代凤冠为原型的文创产品,采用镂空浮雕工艺还原文物细节,上市以来已累计销量突破200万件。“本次我们带来文明初光、东方瓷韵等6大系列,还带来未发售的马年新品让湖北观众先睹为快。”国家博物馆展区工作人员介绍。
洛阳知名文化IP“唐贵肥和她的小伙伴们”展区同样人气高涨。“‘唐贵肥’灵感来自洛阳唐三彩中的胖女孩形象。”IP创始人王梓廷对支点财经记者介绍,围绕该IP已开发出冰箱贴、毛绒娃娃等多类产品。此次参展的“吉祥洛阳”系列以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等地标为灵感,多款冰箱贴已售罄。这种文化IP的创新开发正契合年轻消费趋势。数据显示,Z世代贡献了国潮消费82.6%的市场份额,其中00后占比近六成。
甘肃博物馆的“绿马”玩偶成为另一大热门,以马踏飞燕为灵感设计的“奔奔”和“笑笑”两款玩偶憨态可掬,销售人员党雪蕾兴奋地表示:“很多货品都快卖完了。”该馆此次不仅带来马踏飞燕、蓝莲盏等“镇馆之宝”衍生品,还展示了“不土系列”土特产文创,将全国产量第一的定西土豆、高原特色冻梨等农产品融入设计。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文博会,让更多人认识甘肃、了解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不仅是到兰州必去的打卡地,还有更多好玩、有内核、丰富生动有趣的内容值得被关注。”党雪蕾说。
甘肃博物馆“绿马”玩偶热销
湖北省博物馆的吴越争霸蒜鸟、编钟冰箱贴等产品也早早售罄。各文博展馆热销的背后,是文创产业的强劲增长活力。2024年全国博物馆文创销售收入达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
本届博览会还汇聚了国漫、电竞、潮玩等多元IP内容。文博会期间,4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区将举办文旅IP大巡展、中外演艺秀等多项活动,海内外38组特色文旅IP表演团队、20台花车矩阵精彩亮相。环球影城、迪士尼、长隆等著名主题乐园也在其中。文旅行业,从传统“观景式”旅游向“内容型”体验加速升级,文化IP正成为激活消费的核心引擎。
各省区市也纷纷推出“顶流”文旅IP项目。上海展区现场还原了近期刚开业的乐高乐园度假区部分场景,吸引亲子群体关注;江苏带来火爆全网的“苏超”,集中呈现多款热门文创产品,包括广受欢迎的“NANTONG”和“苏F”毛巾等。
天津推出VR虚拟现实项目,游客戴上VR头盔,即可瞬间化身为畅游海河的“船长”;好客山东带来非遗互动体验,跟着非遗大师学习制作鲁班锁、刘氏翻花、济宁非遗拓片等,还设有啤酒品鉴区、咖啡品鉴区等社交打卡点。
“高科技+文旅”成亮点,湖北馆科技范十足
“高科技+文旅”也是本届文博会的核心亮点。在“知音湖北”展厅,科技元素与荆楚文化深度结合,成为展区一大特色。展厅中央矗立着一座6米高的LED巨屏,其设计创意取材于“云梦睡虎地秦简”这一荆楚文化瑰宝,屏幕通过动态光影将荆楚地区千年历史文化直观呈现,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文脉传承。
展区配备的高科技折叠屏与灵动升降屏,以动态画面展示武当山、三峡、恩施大峡谷等荆楚山水风貌,参展者可通过沉浸式观看,了解湖北的优质旅游资源与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展区呈现的低空飞行器和荆门载人飞艇气模,营造出了强烈的科技氛围,游客还可通过VR设备体验滑雪与漂流的快乐。
知音湖北展区(支点财经记者 陈勇 摄)
本届博览会现场,随处可见功能多样的“机器人”,它们能表演、能导览、能伴游、能对诗,还可承担一部分会场讲解、餐饮服务等工作,把科技感融入游客体验的每一个角落。
来自磐石科技的机器人乐手“寂静”,现场演奏《大中国》《孤勇者》等曲目。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数字文旅板块力推“数智出游”,借助手机“碰一下”、智能眼镜“看一下”等技术,无须服务人员介入,即可自助实现路线指引、景点介绍、历史典故动画还原及文化互动游戏。
在杭州“七小龙”Rokid灵伴科技展台,记者亲身体验了该公司研发的AI眼镜,不仅支持全球语言实时翻译、实时导航,还能“亲临”各种场景。戴上AI眼镜,轻轻一挥手,互动即刻启动,一尊尊生动逼真的编钟跃然眼前,并配有详尽解说。“AI眼镜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的结合,对历史场景进行重现,内容呈现更加立体,丰富了博物馆景区及人文古建等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灵伴科技文博文旅市场负责人李光辉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灵伴科技已经与湖北省博物馆、武汉科技馆、长江文明馆、宜昌博物馆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湖北本土企业武汉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光子”机器人,支持多语种和中国方言对话,在文旅景区可提供导览、讲解以及多种互动功能。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对支点财经记者透露,这款机器人预计将在今年或者最迟明年,在武汉天河机场投入使用。
在湖北文旅集团设立的数字文旅特展区,重点展示了该集团打造的“逍遥武当”项目。据介绍,这是国内首个国风大空间VR极致互动体验项目,借助科技手段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参观者无需前往武当山,即可通过该项目感受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韵味。
“‘逍遥武当’项目推出后市场反响很好。集团目前正计划将三国文化题材与VR体验技术结合,打造全新数字文旅产品。”湖北文旅集团紫荆未来公司副总经理闵天亮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新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与三国历史题材相关的景区进行推广,进一步拓展数字文旅产品的应用场景与覆盖范围。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