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宝宝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呀!
今天这篇文章有点儿与众不同,因为它来自西藏拉萨。
是的,没错,现在是北京时间2025年9月11日早上,此时此刻的我,正坐在拉萨与大昭寺一墙之隔的酒店房间里,向喜欢我的朋友们问好。
大家肯定没想到吧?嘿嘿!
我是10号早上8点从香港出发的,一路马不停蹄地奔波了3个小时,中午赶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安排,我到达安检口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电子钟,上面显示的时间是12:18,我愣了一下。等掏出手机拍照的时候,已经变成了12:19。
12月18号,是卢姗的生日。
我乘坐的是西藏航空公司的航班,中途经停四川绵阳。
再跟大家分享一件巧合的事,飞机是下午16:29落地四川绵阳的,飞机还在滑行的时候,我拿出手机录了个视频。之后打开微信,我看到小助手如歌给我的留言,时间刚好也是在16:29。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如歌小助手是四川人呐!
而到我写这篇文章为止,除了两个姓卢的和牵手老师,没人知道我的行程。
究竟是谁向如歌走漏了风声呢?难道真的是风吗?
对了,给大家看看我在绵阳机场买的两只小熊猫,可爱不?
小熊猫我自己留一只,另外一只送给你们,回头咱们抓个阄,看看谁是那个幸运滴人儿。
飞机从绵阳起飞不久,就遇到了强气流,一直不停地颠簸。广播一直在说,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收好小桌板,洗手间暂时关闭,气氛有些紧张。
晚饭时间到了,乘务员几次把餐车推出来,但又都推了回去,因为颠簸得实在太厉害。
快7点的时候,飞机终于没那么颠簸了,漂亮的乘务员小姐姐赶紧又把餐车推了出来,按座位顺序给大家投喂。
可发放了两个之后,小姐姐刚把餐盒递到我手上,飞机又开始剧烈地颠簸起来,她们又急忙撤退。
广播说,为了安全起见,餐食发放暂停。
经济舱的情况我不知道,但头等舱的乘客算上我,只有3个人吃上了晚餐。
晚上七点多,飞机终于落地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取完行李,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酒店已经是九点多了。
早上八点多从香港出发,晚上九点多到拉萨,整整13个小时的奔波,我终于又站到了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之上。
从前车马很慢,交通不便,但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从中国的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竟然也要耗费整整13个小时,这有点儿不可思议。
或许真的是太遥远了吧。
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一切都值得。
说到“从前车马很慢,交通不便”,想起一个小故事:
话说,清朝一个考生从广东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这一路的2000多公里,大家知道他是怎么过去的、又花了多长时间吗?
这个考生的名字叫林伯桐,他从27岁一直考到42岁。
在这15年里,每三年他就要进京参加一次进士考试,但每一次都落榜,无奈之下,在42岁时他终于放弃了。
但这15年赶考之路并不是一无所获,之后他写了一本书——《公车见闻录》,把他这些年从广东进京赶考的见闻,都写了下来。
根据林伯桐的记录,清朝的考试一般都是在春天,考生必须在3月9号前赶到位于北京的礼部报道。
为了能按时赶到京城,广东的考生头一年的冬天就得出发,连春节都要在路上过。
他们一般会从广州坐船北上,一直坐到广东最北部的韶关。到了韶关,就意味着要出省了。
从韶关到进入江西这段路,是没有水路的,必须要步行,翻山越岭才能到江西。
林伯桐的家庭条件不错,因此他没有步行,而是请了两个轿夫抬着,一路到江西。
到了江西之后,他从江西最南边的赣州北上,一直来到鄱阳湖。
到鄱阳湖,他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鄱阳湖直接连接到了长江,从长江一路顺流而下,经安徽就可以抵达江苏,再从扬州坐船,进入京杭大运河,然后进入山东境内的运河段,再进入大运河的河北段,接着抵达河北通州,最后骑骡马就可以进入北京了。
从广东到北京的直线距离,大概是2000公里,如果全程走陆路,大概最快需要70天。但根据林伯桐在书里的记载,他这一路水、陆结合,一共走了8000多公里,耗时3个月。
可能有人会好奇:这一路千里迢迢,人生地不熟的,难道考生路上就不会遇到坏人谋财害命吗?
说到这儿,就忍不住要夸一夸大清了。
在古代,但凡进京参加考试的人,就已经算是官家的人了,如果有人胆敢打这群考生的主意,那就不是“谋财害命”了,而是“杀官造反”。
“造反”这个罪名,在古代可是没人担得起的,那可不是掉脑袋这么简单的事儿,那是要株连九族的,所以考生这一路上安全得很。
为了保障这些考生的安全,出发前官方会给他们发一面黄色的小旗子,一路上任谁看到这面旗子,都得礼让三分。
而且,在路上考生如果遇到官方的驿站,还可以免费使用马车,这是官方给考生的特权。
除此之外,官方还会给每个考生发放相应的路费补贴。像广东这种偏远的地区,路费一般是二十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一两万。
尽管林伯桐最终没能考中进士,但他自学成才,最后成为粤东有名的学者,并且做过一个县的学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
从前车马很慢,交通不便,而今天,我们乘坐飞机、高铁,仅需十数小时、甚至数小时,便能抵达古人需要几个月才能到达的地方。
在这条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都只是过客。时代在变,境遇各异,但生命的精彩却始终如一。
愿我们都能珍惜当下,感恩生活和生命的每一份赐予,同时也不忘历史的沧桑、厚重与遗憾。
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分享这些,我在遥远的拉萨向大家问好。
祝大家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微信公众号:遇见宝宝姐(ID:gaobaobao-52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