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是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 。
珠海之名因地处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据《唐氏族谱》载,明永乐年间已有“珠海”之名,原指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 。1953年设珠海县,1979年改为珠海市,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逐步发展为如今的现代化城市。
珠海市并没有官方认定的的四大古镇,通常所说的“四大古镇”指的是:唐家湾镇、斗门镇、金鼎镇(今属高新区唐家湾镇)、三灶镇。其中,唐家湾镇和斗门镇的古镇风貌和历史文化地位最为突出。具体介绍如下:

唐家湾古镇 :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2007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申报成功的古镇。这里曾是民国“中山模范县”和建国初期“珠海县”的县城驻地,保留了许多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群落,如唐家三庙、望慈山房、共乐园等,兼具岭南建筑风格与民国风情。
斗门古镇 : 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是“四大古镇”中古建筑群保存最完整、岭南风情最浓郁的一个,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
这里的斗门旧街是一条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古老商业街,始建于明清,1920年代由侨胞出资重建,形成了独特的骑楼建筑群,充满了南洋风情。
南门村的菉猗堂是南门村赵氏祖祠,为纪念南宋皇族赵氏后代而建,其独特的“蚝壳墙”是岭南建筑的一大奇观,展现了先民的智慧。
金鼎镇: 现已并入唐家湾镇,成为珠海高新区的一部分。虽然作为行政镇已不复存在,但其“金鼎墟”的地名和历史依然深深烙印在本地人的记忆中。
金鼎拥有超过千年的墟市历史,是过去周边乡村进行农产品、日用品交易的重要场所。“趁墟”(赶集)的传统在这里源远流长。
位于原金鼎镇范围内的会同村,是珠海保存最完好的近代村落之一。村内清一色的岭南民居和栖霞仙馆、莫氏大宗祠等建筑,见证了珠海近代华侨文化的发展史。
三灶镇: 位于珠海市金湾区,是一个由海岛发展起来的古镇,其历史充满了海防、移民和悲壮的抗战记忆。在历史上这里是珠江口的海防要地,留下了一些古炮台等遗迹。
这里的“万人坟”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三灶岛犯下的罪行,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灶镇的鹤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灶人民模拟白鹤神态动作的一种民间舞蹈,祈求吉祥如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