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在眼前起伏,御剑飞行的气流仿佛擦过耳际;秦皇陵深处,幽暗甬道在VR眼镜中无声延展;刚刚还穿着现代T恤,眨眼间AI已为你披上唐代襦裙……
9月12日至14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化身未来文旅试验场,来自全国的科技企业带来一系列突破想象的创新体验。观众排队尝试各种黑科技项目,体验未来旅游的奇妙形态。
VR穿越带你御剑武当、探秘秦陵
在湖北数字文旅体验馆,“逍遥武当”项目前大排长龙。这项由湖北紫荆未来科技打造的首个“VR+文化”项目,通过大空间精细定位和沉浸式体验技术,完整再现武当山九宫八观、72峰、36岩、24涧的奇观。现场观众不仅能够观赏风景,还能体验御剑飞行、学习太极拳等互动项目。
“画面的高质感与高仿真让我印象深刻,再搭配上全景音效,确实有身临其境的逼真度。就像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场景,可以在家实现跨越世界。”来自宁波的展商高伟体验后连连赞叹。
展台工作人员匡一心介绍:“今年来,我们已经在武汉开有三家体验店,市场反响热烈,日均营业额稳定在万元以上。”
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VR虚拟技术不仅更加逼真,还在体感反馈、多人协同、大空间定位等方面取得突破,可广泛应用于博物馆、科技馆探秘科普等场景。
在上海馆,沉浸元(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大空间探险体验项目“神秘的秦陵”,让观众佩戴VR眼镜和手持手柄,沉浸式探秘秦陵内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拓展文旅项目的体验边界。”公司负责人徐莹表示,“通过大空间建模技术,我们让玩家可一窥无人涉足过的秦陵内部,这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文化体验方式的革命。”
我的宇宙(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烈空爪》体验项目,展现VR技术在多人协作方面的突破。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开有50余家体验店,《悟空重返西游》《绝境突围》《登陆火星》等虚拟游戏项目广受玩家好评。
武汉分公司负责人周红星介绍:“我们在团队竞技、神经反馈体感背心上有了新突破,玩家能在不同场景中无缝切换。”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技术正在改变文旅产业的传统模式。“通过虚拟技术,我们能将旧厂房、旧街区改造成新的沉浸体验项目,这为缺乏传统文旅资源的地区提供了发展新路径。VR技术不再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成为打破地域限制、创造新型文旅体验的重要工具。”
用数字魔法改变旅行体验
如果说VR技术带来空间穿越,那么AI数字人则创造了身份转换的魔法。
北京弘视科技的全息旅拍装置前,来自孝感的孙阿姨刚刚体验完AI换装,满意地拿着打印好的照片:“真实旅拍可能抢不到机位,或者光线不好,但AI拍照又快又美,还省去了PS。”
该装置可选择古风、异域等几十种场景,一秒换装,半分钟生成10秒视频。公司创始人雷健表示:“我们正在全国多地景区推广,景区欢迎度很高。”
展场内,华视集团的屏形机器人在场馆内自主游走,不时与观众互动。这款采用工业级透明OLED面板的机器人,能够自主导航和避障,变被动应答为主动迎宾。“它就像一个移动的专业版DeepSeek,能引路、翻译、回答各种问题。”华视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AI导游的出现,预示着文旅服务正在向智能化、个性化、全天候方向演进。
华视集团的闪宝数字人平台则展示了AI数字人的全场景应用能力。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从根本上改变了文旅服务的提供方式——数字人永不疲倦,可以随时提供一致的高质量服务,这为文旅行业解决了人力成本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的痛点。
从VR到AI,从沉浸式体验到智能服务,本届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清晰地展示了高科技如何重塑文旅产业。这些创新技术正在创造新玩法、开拓新市场、建立新模式,让“高科技+文旅”从概念走向现实,让每个普通游客都能成为自己旅行故事的“头号玩家”。
来源:湖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