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长春政事儿
暮色浸染新民大街时,218米高的吉塔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城市更好,因人更好”的字幕点亮人心。
新民大街这条承载着“半部长春史”的老街,在8月份用1445米的长度托起339.6万人次的涌动人流,更用“新民向新”的诗意与烟火,写就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活乐章——当老字号美食的醇香混着咖啡香在街角氤氲,当非遗糖画的匠人指尖翻飞间勾起孩童的欢声笑语,当青年人身着汉服巡游在百年林荫道,这恰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注脚:以“人”为尺丈量城市温度,让特色发展浸润每寸街巷;用文化基因激活幸福记忆,以创新活动续写城市文脉,新民大街正以崭新的姿态诠释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8月,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新民向新·消夏艺术季”“中医药文化月”“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三轮驱动,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街区以“古今交汇、主客共享”为理念,通过品牌活动引领,持续释放新活力。街区累计接待游客量达339.6万人次,带动相关经济收入20.21亿元。与7月期间相比,环比增长分别为148.01%、195.9%。
“新民市集”无疑是8月新民大街最耀眼的明星。每周六、日限定开放的市集,汇聚了100余家老字号和时尚品牌摊位,从真不同的绿豆糕、松苑宾馆的啤酒,到非遗传承人的面人、绳编,市集不仅让市民品尝到了地道的长春味道,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消费场景中焕发新生。
据统计,在新民大街临时调整为“步行街”模式的四个周末,“新民市集”总销售额达399.36万元,实现最高单周客流78万人次,最高单周销售额130.2万元。沿街25家特色店铺总销售额279.1万元,环比增长34%。消费的火爆不仅带动了街区经济,更形成了以新民大街为轴,联动桂林路、红旗街两大商圈的“一轴两翼”消费格局。而周末连续发放的“新民向新·开街焕新”消费券成为城市活力催化剂,为热闹的街区再添烟火气。
有人捧着刚买的美食笑言:“用消费券优惠不少,买得舒心、吃得放心。”延吉咖啡摊位旁的人气场景,也恰如其分地印证着一种新消费观念:现在逛街早不是“缺啥买啥”,是品味道、长见识、找乐趣的综合体验。市集不仅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消费的乐趣,更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
8月,街区共举办各类文旅体活动约300场。从“珲春朝鲜族歌舞”到“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从京剧选段到现代舞表演,艺术的魅力触手可及。长春德苑东门的舞台上,杂技团的空竹表演引得观众惊叹连连;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前,飞鱼乐队唱响《七里香》,观众齐聚,共同沉醉于这场音乐盛宴。
红旗筝乐团在林荫道上用《渔舟唱晚》勾连古今,《流水》古琴曲的旋律与历史街区的氛围相得益彰。街头的京剧表演,既让老戏迷过足瘾,也拉近了年轻人和国粹的距离。观众的共鸣与赞叹,印证着街头艺术的独特吸引力。艺术的普及不仅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更让新民大街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平台。
8月的每周六、日晚,新民大街化身为欢乐的海洋,串联莲花岛、演艺集团、肆季南河、神鹿峰等多家文旅机构,联袂展示9场主题巡游,不仅增强了市民的参与感和体验度,更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展现长春夜晚的热情与活力。
从一汽红旗金葵花国雅霸气巡游到高颜值青年汉服社团志愿者迤逦而行,从高跷演员的幽默互动到老爷车的复古展示,多元的艺术形式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氛围中。
恰逢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新民大街化身一道“会说话的光影长廊”。街区同步推出“长影记忆”露天电影展映周与优秀影片放映活动,从《上甘岭》到《战狼2》,30余部经典影片重现银幕,让市民在夜色中重温光影流年。
此外,“胶片时光”电影海报艺术长廊串联起150余幅经典作品,长春文旅街头音乐会“光影留声”专场演出,更以电影金曲奏响城市律动。触手可及的电影文创产品、街角的电影合影NPC人物,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电影魅力,共同将新民大街塑造成没有围墙的“电影文化会客厅”。
当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延时灯光点亮夜空,当伪满综合法衙旧址的参观者踏过历史台阶,当文创产品销售额与讲解服务收入双增长——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让文物和历史实现活化利用。
为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延时开放,改变预约方式后游客量大幅增长。据统计,场馆累计接待游客13.7万人次,环比增长80.26%。平均日接待4428人,环比增长52.69%。展览受到中青年群体欢迎,45岁以下人群占游客比重72.89%。其中,8月23日、24日,博物馆人流连续突破上限5000人。
“一晚40万人的聚会,地上没落下一张纸。”这句媒体评价,道尽了新民大街服务保障的硬实力。
走进新民大街,人潮涌动却不见垃圾踪影,整洁的街面让人心情舒畅。醒目的街区地图、60余处文明提示牌、明显的公共厕所标识、便捷的行李寄存处和应急药品存放点,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本组图源 | 尚德朝阳
除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暖的是人的温度。朝阳区整合多方力量,组建了由交警、城管、环卫、机关干部及文明志愿者构成的“新民管家”团队,共同为市民与游客营造了专业贴心服务、文明有礼的街区氛围,让这条街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好评。
▲本组图源 | 尚德朝阳
“我们不是管理者,是游客的朋友。”志愿者们以热忱投入服务,即便高强度工作下依旧保持积极状态。正是这些幕后奉献者,让市民游客在感受长春蓬勃发展的同时,更深切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来自外地的参展商户收获满满,一晚销售额可观,忙碌中更因街区热闹和谐的氛围倍感亲切,直言这里不仅是经营场所,更像充满烟火气的邻里相聚之地。
高校相关专业的调研者,在新民大街开展城市公共空间社交功能实践时发现,这里早已超越单纯的购物属性,成为链接体验、故事与情感的独特社交场域。
外地游客深切感受到新民大街的多元魅力——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不乏鲜活的现代文化气息,这份新奇体验让游览更加难忘。
对于年轻白领而言,新民大街则是周末放松的优选之地。在日常工作的忙碌之外,这里的“人气”与氛围,能让人暂时卸下疲惫,享受一段惬意时光。
步履轻快的身影、相伴而行的亲昵、驻足定格的专注、探寻街巷的热忱……每个人都在新民大街的灯火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欢愉,这正是8月新民大街的真实写照。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背景下,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以“新民向新”为核心理念,以新尝试激活历史资源,以新业态提升消费能级,以新生活方式增强主客共享,以新文化表达彰显城市魅力,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文化体验与休闲功能深叠加的创新之路。
人潮未散,活力正酣。凉意渐起的初秋,新民大街升腾的热度与流淌的温情,将持续点亮北国春城的夜晚。
来源:长春新民大街
编辑:彦召
校对:张也
审核:吴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