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导 读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在北京首钢园9号馆和11号棚举办,展示科技创新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展区里,裸眼3D巨龙破壁而出,科技赋能考古工作,互动体验场景重塑体验场景。
在首钢园9号馆的文博展区,故宫九龙壁“活”了过来!大尺寸LED屏幕上正在播放《龙潮觉醒》裸眼3D动画,只见巨龙呼啸腾飞,仿佛要冲破屏幕,视觉效果拉满。
《龙潮觉醒》裸眼3D动画/记者拍摄
《龙潮觉醒》裸眼3D动画基于“文化计算与数字演绎平台”,融合了8K裸眼3D、5万张照片实时三维重建等前沿科技。文博展区相关负责人郑洁介绍:“我们以故宫九龙壁“白龙腹藏木构件”的真实传说为引,激活龙潮觉醒的奇幻叙事,通过四幕递进实现物理墙体到立体宇宙的3D视觉突破。见证神龙破茧,亲历九子重生,让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图腾,而是澎湃于数字浪潮中的文化生命力。”
工作人员通过显微镜对植物种子进行微观解析/记者拍摄
在文博展区另一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通过一台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对琉璃河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进行微观解析。工作人员通过各种硬核科技和前沿应用,展示了科技赋能考古的成果。
琉璃河遗址碳十四测年结果印证了北京3070年的建城史,古DNA高分辨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甚至成功复原出四代人的家族关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部尹达介绍:“现场还有植物考古展示,比如,发现了小米、黄米、大豆,以及原产于西亚的小米和大麦;动物考古鉴定出猪、牛、羊、蚌和鱼等种类;冶金和陶瓷考古则重现了燕国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通过这些科技手段,琉璃河遗址全面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使西周燕国的历史更加生动可感。”
《梦回圆明园》VR体验/记者拍摄
在不远处的海淀展区,《梦回圆明园》VR体验复刻历史古迹,在虚拟世界中营造出真实的游园体验,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万园之园”的昔日辉煌。《梦回圆明园》VR体验项运用了虚拟的现实引擎以及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把圆明园的建筑细节做了高清的1:1复刻。
《梦回圆明园》VR体验项目负责人刘书宇说:“观众戴上VR设备后,可以通过一些手势交互,在里边沉浸式地行走,体验当年的圆明园盛景。甚至可以看到4代皇帝同时出现在一个场景中的画面,还可以体验乾隆盖章。有一些场景会有一只小猫咪,或者一些蝴蝶,手势移动的话,蝴蝶会飞到手上,可玩、可体验性很强。”
观众体验《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记者拍摄
“北京大视听”展区内,PICO(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XR沉浸交互体验区排起了长队。在《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中,观众戴上设备,就能“走进”浪浪山开启冒险之旅。《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围绕电影核心元素进行结构重组与交互设计,让动画 IP 在虚拟现实空间中得以呈现。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商务孙均迪说:“观众将亲自扮演小猪妖及其浪浪山伙伴,进入电影中的关键场景,在水墨山林中并肩作战,也将在与各色电影角色的交汇重逢中,面对友谊、对抗与未知选择。从坐在影院观看,到走进故事参与,我们用电影 + XR的双通道体验路径,构建起一个能触摸、能互动、能共创的完整故事生态。”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毛嘉惠、 编辑 毛嘉惠 、主编 程艳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