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贵安新区的贵州梅园迎来了休园时刻。
“目前,我们的绣球花开始凋谢,为了进一步提升梅园的景观与基础设施,我们决定利用这段空档的时间进行全面升级。”贵州梅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主管娄晓伟表示,将根据前期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梅园展开全方位优化,“争取在梅花季来临前,为游客打造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震撼的梅林花海景观。”
贵州梅园的梅花鹿。
园门轻合,花香犹存,一场持续数月的“花样盛宴”暂告段落。今年,这里的精彩不止于梅,草本、木本绣球的接力绽放,续写“花经济”传奇,为贵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添上一抹亮色。
数据显示,从5月28日至8月27日,贵州梅园绣球花园试运营开园共计92天,接待游客约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80余万元,实现了“一朵花带动一方经济”。
贵州梅园的绣球花。
“咔嚓”声此起彼伏,绣球花海中,来自安顺的黄河正在拍摄视频。“这是今年第六次来贵州梅园了,三看梅花,三赏绣球,真是和梅园杠上了。”黄河笑着整理裙摆,身后是大片如云似雪的绣球花。
黄河的朋友黄明英是陕西人,原本只是途经贵州看看老朋友,却被这片花海留住了脚步。“我们从海南自驾回西安,听说这里的花开得正盛,立马改道而来。”她举着手机四处拍摄,“贵州的风景太绝了,不然我们也不会老往这儿跑。”
不远处,在贵安新区工作的赵一璇带着从云南探亲的家人漫步花径。
“赶上了绣球花开的最后一波,真是太幸运了。”作为入驻贵安新区最早的央企——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她见证了这片土地从无到有的蜕变。“离公司很近,听说花开得好,就带家人来打卡。没想到贵安新区还藏着这样的美景,拍照出片,打理得也好。”
今年,贵州梅园创新推出“双花季”模式,在首期开发的1200余亩的园内,不仅保留了约5万株梅花,更新增600亩绣球花。
贵州梅园。
贵安新区近年来深耕“花文章”,以花为媒推进产城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打造四季有景、四季花开的旅游目的地,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更增加了区域人气,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夕阳西下,最后一波游客依依不舍地离开贵州梅园。工作人员开始整理园圃,为梅花季作准备。绣球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花开花落,经济不歇。贵安新区的“花经济”正如同这盛开的花朵,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丁亚
编辑 张开学
二审 金忠秀
三审 王鲁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