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2025-09-11 17:05:11
从重庆奉节白帝城
到湖北宜昌南津关
这一段长江全长192公里
在她从源头到入海口6300多公里的漫漫征途中
不过冰山之一角
但这段河道却是如此传奇
她穿行于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的交界地带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两侧群山巍峨,水势磅礴
集险峻与雄伟于一身
她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是万里长江当中最为秀美的山水画廊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瞿塘峡
她江流迅疾、险滩密布
却是东出巴蜀,沟通荆楚的水路要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它幽深秀丽、云雨变幻
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高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它扼守要道,历尽沧桑
见证了近代中国一个伟大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怒吼
见证了石牌保卫战以及宜昌大撤退的西陵峡
它水能充沛,高峡平湖
承载着国父对于长江水利的美好愿景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她妩媚与雄险并存,崇高与秀丽相济
她是大江的甬道
更是中华文明和历史的通道
她就是中国第一大河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峡谷
长江三峡
活动亮点
01 二十年弹指挥间:重访三峡历史地理考察
在中国的诸多峡谷中
长江三峡无疑是最为声名远扬
也是最有文化底蕴的一个
宜昌,作为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其西是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以东是鱼米之乡江汉平原
三峡,恰好是长江上游轰轰烈烈的收尾
也即将开启中下游浩浩荡荡的乐章
三峡所在的群山万壑
从东西两侧的低地中拔地而起
形成高山深谷
因而长江的三峡段也被称为“峡江段”
在历史上长期是长江可通航的河段中
最为险峻却也最为精彩的部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的魅力还远不止于此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河流中
这一段都堪称人文与自然荟萃之地
论人文
一部中国诗歌史、考古史
三峡几乎占有半部
宛若山水图画的瞿塘峡
论自然
三峡沿途的岩层以编年史的方式
完整记录了地质史上数亿年来的演变……
重庆平行岭谷遥感图
2003年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下闸蓄水
随着水位从海拔60米到135米
再到2009年的175米
从此下至湖北宜昌
上至重庆江津
660公里长的河段
30个区县
5.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上百万人的家园
数千件文物的命运都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今年三峡工程蓄水已二十余年
我们将重访三峡
用水陆并进的方式
走访三峡沿线的古迹、遗址、博物馆
探寻三峡地区多样的地质奇观与丰富物产
对话新老“三峡人”
并用一系列珍贵的地图和老照片
重新勾勒蓄水之前的三峡风貌
一同寻找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变迁的答案
曾经的三峡航运
02 险滩与航运:“长江史诗”里的悲壮篇章
作为四川盆地与东部地区交往贸易的重要通道
三峡所在的川江、峡江河段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凶险的一道河段
频繁的地质灾害与特殊的地形地貌
导致这条江段滩险浪恶
历史上曾酿成了无数船毁人亡的悲剧
如果把长江航运比喻为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川江险滩就是这部“史诗”里最为悲壮的篇章
三峡纤夫在石滩上留下的纤痕
长江的通航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
而商业性运输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
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汽船开始驶入长江水面
几千年的长江航运也迎来重大变革
建国初期交通体系尚不健全的时代
长江航运又成为承载国运的“生命线”
中国人利用长江通航的进程
随着历史演进也在不断变化着
重庆朝天门
“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对于川江上的险滩
我国很多古代典籍、文献都有记载
全长近200公里的长江三峡就有约50个主要险滩
其中青滩、泄滩和崆岭滩是最著名的三大险滩
这三大险滩都集中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境内
随着1981年葛洲坝及后来三峡大坝的蓄水
那些危害人类数千年的险滩礁石
连同众多的历史往事
最终永远沉没在了滔滔江水之下……
三峡乡愁
本次行程,我们将采用水陆并进的形式,一同踏勘三峡沿岸曾经的激流和险滩。
从“早发白帝城”到近代口岸开埠,再到宜昌大撤退,我们会共同回溯三峡千年航运史,考察三峡沿线的丰富物产与航运贸易的关系。综合研讨三峡古今交通方式变化与峡江地区的近代经济地理格局。
03 古城与军寨:密集军事遗迹群见证战争往事
从重庆江津到湖北宜昌的长江沿岸地区
也就是广义的三峡地区
由于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历史上战争发生的频率也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很多战争甚至改写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走向
一些历史人物
如刘备、诸葛亮、陆逊、王濬、张献忠等
都曾在这里进行过留名青史的军事行动
这些区域至今还存有无数军事寨堡、关隘遗迹
向后人诉说着惊天动地、悲壮豪迈的隐秘往事
三峡地区古代军事遗迹分布图
三峡地区历史的魅力还来自于诸多古老的城址
比如巴东的旧县坪遗址
这里不仅有保存较好的六朝时期城墙、城门
隋唐时期的县衙、仓库和石板路面
宋代的民居区和官府区
以及寺庙建筑、街道、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巫溪县宁厂古镇,这是我国唯一一孔在上古时期就被人类发现并利用、现今仍在流淌的自流盐泉
三峡库区曾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工地
由于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
一场跨世纪的三峡文物抢救工程
不仅仅带来了文物数量的巨大增加
也充分展示着长江文明在这里留下的深厚积淀
此行我们将寻觅三峡地区山野间的古城、军事遗迹,在专家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探索三峡水利工程修建后,诸多新、旧县城的位置变迁及古迹保护等问题。
西沱古镇
行程介绍
D1 10月12日 周日
重庆集合
欢迎晚宴+行前说明会
D2 10月13日 周一
重庆—涪陵—忠县
宿:忠县
D3 10月14日 周二
忠县—石宝寨—万州—云阳
宿:云阳县
D4 10月15日 周三
云阳—宁厂古镇—奉节
宿:奉节县
D5 10月16日 周四
奉节—巫山
宿:巫山县
D6 10月17日 周五
巫山—巴东—秭归
宿:秭归县
D6 10月18日 周六
巴东—链子崖—三峡大坝—宜昌
宿:宜昌市
D7 10月19日 周日
宜昌解散
·
活动线路图:
活动详情
·
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12日—19日(8天)
·
活动地点:
重庆、湖北
·
活动费用:
14800元/人
·
活动组织方: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策划执行,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北京全景新知旅游有限公司承办。
费用说明
·
费用包含:
【住宿】(2人1间)城市内为四星级以上酒店;乡镇或保护区内为当地条件较好的民宿;
【交通】行程内的全部交通用车;
【餐食】行程中全部餐食;
【讲解】全程领队陪同及专家指导;
【游览】行程内所含景点门票或游览活动;
【保险】国内旅游险。
·
费用不含:
【大交通】重庆集合及宜昌解散的交通费用;
【单房差】单人间住宿差价;
【额外费用】额外个人花销费用等。
报名方式
·
微信报名:
点击下方“微信小程序”,填写提交个人信息,我们会在接到信息后及时与您电话联系,引导您完成报名。
·
咨询电话: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
010-64865566-240
(工作日9:30-12:00;13:00-18:00)
活动联系人:周梓溢 18816922708
-END-
文字编辑 | 周梓溢
微信编辑 | 周梓溢 穆雨纯
图片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