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四川绵阳
科技沃土 使命传承
故乡推荐官
李俊贤
本科大三学员
四川绵阳人
在涪江与安昌江的交汇处,一座被科技基因浸润的城市正迸发着独特的活力。绵阳,我的故乡。这座被誉为“中国科技城”的川北明珠,从长虹电子的创新脉动,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尖端探索,从空天科技的星辰之志,到智能制造的精密律动,科技的因子早已融入城市的肌理。这里,既有实验室里的微观突破,也有产业园区的宏观布局,每一寸土地都书写着“科技立城、创新兴城”的生动注脚。
●薪火映初心:红城铸魂 ●
家乡的底色,是深沉的红。这红,是两弹城中,邓稼先、王淦昌先生们隐姓埋名廿余载,在戈壁深处点亮大国重器时,眸中跳动的火焰。少年时在纪念馆凝视那些泛黄的图纸与模型,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便在心底扎根。这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赤诚与坚韧,何尝不是我们绵阳中学“乐学修德,卓行天下”校训最生动的注脚?
高三那年,当国防科大的学长站在讲台,描绘着强军兴国的蓝图时,那股蛰伏于心的热血骤然沸腾。我知道,我将作出无悔的选择——如同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信仰,这“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科大精神,正是我们这代人需要扛起的责任。这身戎装,便是在红城精神沃土上,生出的挺拔枝丫。
近几年,每年都有十几名绵中学子从这里走向科大、穿上戎装,将青春最美的注解落在军校。
●智创新未来:科技脉动 ●
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城,这里跳动着强劲的创新脉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扎根于此,铸就“两弹一星”的丰碑;原29基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是风洞实验的摇篮,中国所有的航空航天器风洞测试都在此完成,每一次气流呼啸都是大国重器的脉动。
多年来,一群群科技人才在此深扎,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绵阳、长沙,一个在湘楚大地,一个在川北平原,却借着科技的光、国防的魂,彼此连接守望。
犹记在绵阳科技馆,凝望那些高精尖的模型,心中涌动的不仅是自豪,更有探索的渴望。如今,“绵阳造”抗磁型深低温温度传感器打破垄断,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引领医疗前沿,国产镱-176同位素实现核药突破……每一次技术攻坚,都闪耀着科技城“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硬核基因。
如今来到学校智能科学学院,浸润在其“高地·智胜”的文化氛围中,面对复杂的学习与实验挑战,我常想起家乡科技工作者啃“硬骨头”的身影,也常感念于学院自身辉煌的创新足迹——国内第一辆磁浮列车试验车在此飞驰,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于此迈步,第一套超精密加工设备在这里诞生。这些刻在学院历史丰碑上的“第一”,正是“智胜未来”追求的生动诠释。这份源自家乡、又在此深化的创新锐气,激励着我不断精进,将“乐学”化作破解难题的钥匙,力争在未来智能化战争的浪潮中,贡献一份来自绵阳学子的智慧力量。
●山水孕风华:古韵今辉 ●
绵阳的魂魄,浸润在山水人文的经纬之间。
登太白楼遥望涪江如练,“手可摘星辰”的盛唐气象仍在斗拱间流转;越王楼畔云卷云舒,千年诗韵依旧在飞檐斗拱间流淌,与黄鹤、岳阳遥相唱和,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
嫘祖故里的桑田碧波,将丝绸文明织入城市基因;圣水寺银杏荫下,梵钟声里沉淀着蜀地春秋。
若问何种生命最能代言这座城?定是市花月季与市树香樟。晨光中,带露的新蕊从科技园区的钢架缝隙间探出身;暮色里,浓密的花枝已攀过红军纪念馆的青砖墙头。市井之间,老婆婆院角那丛胭脂红,以及中学生飞驰的自行车筐里,矿泉水瓶斜插的花枝随风轻颤。
这月季便是绵阳的脾性:能盛放在精密仪器的金属森林里,也能在断墙残瓦间蔓生;有穿云箭般的科技锐气,也有两弹人扎进荒原的韧劲。
市树香樟以百年绿云,为老街巷撑起翡翠穹顶,年轮里沉淀着从汉唐驿道到卫星城的沧桑。
除了月季与香樟,绵阳的文化图谱更交织着多彩的非物质遗产:绵竹年画的艳丽色彩讲述着民间传说,羌族羊皮鼓舞的震天鼓点承载着古老祈福,白马藏寨的咂酒宴席则延续着部族的热情。这些元素如城市血脉,让历史在现代烟火中生生不息。
●烟火慰乡愁:舌尖绵阳 ●
爱上一座城,舌尖的记忆最为缠绵。清晨,一碗细滑劲道的绵阳米粉,红汤鲜香,清汤醇厚,唤醒了沉睡的街巷与味蕾。
江油肥肠色泽红亮,软糯入味,麻辣鲜香在口中交响。太白酥的芝麻核桃香,是穿越千年的甜蜜。
街头巷尾的冷沾沾,食材缤纷,蘸料巧妙,吃的是热闹,品的是随性。每一缕升腾的热气,都饱含着涪江的水润、蜀地的丰饶和绵阳人热腾腾的生活热情。
涪江不舍昼夜,奔涌向前。绵阳,是诗仙笔下的豪迈山川,是两弹元勋们铸就的精神丰碑,是科技浪潮里奔涌的智慧之光,更是舌尖心头化不开的浓浓乡情。它赋予我“卓行天下”的勇气,也滋养着“科技报国”的志向。在国防科大的熔炉里锻造,我愈发清晰地感受到,故乡的红色基因、创新锐气已融入血脉。
未来,无论身在何方,这份源自故乡的力量,都将支撑着我,以“强军兴国”为己任,在科技强军的征途上,步履坚实,追光而行。若您有缘踏上这片土地,定能读懂它的千般风华,万种深情。
文字丨智能科学学院 李俊贤
图片丨来源网络
编辑丨李叶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