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承载千年文脉的岳麓山、岳麓书院,到江水悠悠的橘子洲头......近年来,湖南丰富的文旅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眼下,湖南正以构建现代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体系为主线,通过科学谋划全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重点方向和时空布局,着力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专栏《“链”动产业新未来》,今天请听《全力“焕新”,铸就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新高度》。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大王山度假区曾是机器轰鸣、烟尘蔽日的工业重地,曾被美国探索频道称为“世界不可能完成项目”之一的矿坑修复工程,如今已成为长沙文旅新地标。百米深的矿坑之上,游客们踩着滑雪板从坡道飞驰而下,孩子们在湛蓝的泳池中嬉戏打闹;湘江欢乐海洋公园里,海豚跃出水面划出优美的弧线;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的建筑群与湘江碧波相映成趣。目前大王山片区文旅产业已颇具规模,共打造欢乐海洋、欢乐雪域、欢乐水寨等13类、450个多元化业态产品。从2018年首个项目开业至今,度假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湘江集团华年文旅公司副总经理、营运中心总经理贺明生:
“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善于运用创意节庆活动、品牌IP联动等形式来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大主题园区常年推出融合文化主题的活动。未来,我们将聚焦‘科技文旅、IP创造、运营增效’三大战略,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欢乐文旅创新示范区’。”
“文化+旅游”,让三湘四水展现持久魅力;“文化+科技”,则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湖南善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与省内一旅游景区,就文创产品开发进行着讨论。作为一家以 IP内容孵化为核心的企业,善禧文化借助版权衍生,融合数字内容、传播渠道和 “粉丝” 经济,构建包含文旅文创、文博文创、影视文创、潮萌文创的开放式产品设计生态圈,开发的文创产品超 1 万种,形成覆盖多种场景和各类客户群体的产品矩阵。湖南善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瑾:
“因为湖南也是文化大省,所以我们选在湖南(创业)的时候,反而是觉得能得到更多年轻人的讯息,并且在传媒媒体上面占据一定优势,特别这几年,每年有特别多的人来到湖南旅游,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说我们在这一块一定要把旅游的一些人,旅游的一些应用场景更好地利用起来。”
企业深入探索“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是湖南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不断焕新的一大缩影。刘瑾表示,目前在文旅文创领域,企业与大王山、橘子洲、长沙非遗馆等省内30多家景区合作,将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城市文创产品。此外,企业还与敦煌、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院等文博机构合作,从马王堆汉墓、敦煌壁画等文化元素中获取灵感,设计生产文创产品。
“我们融合了潮玩的玩法,比如说盲盒的玩法,比如说隐藏款的玩法以及更潮流的一些设计,来做整体的城市IP文创的设计,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来到长沙的人,他们也非常喜欢带着城市IP的伴手礼回去,所以这也是我们接下来会重点打造的一个方向。”
去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打造万亿产业,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若干措施》、《推进全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大招商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引导统筹各层面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品牌,确立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促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实现路径。今年以来,我省文旅经济持续向好。据统计,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合计4.31亿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 5350.98 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45.97亿元,同比增长13%。
记者:梁瑞
编审:孙勇、李浩、于红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