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倚在湖畔绿地的休闲椅上,看云朵拂过阳光,在湖面投下流动的光影。白鹭掠过,时而翩跹起舞,时而悠然漫步……微风轻拂,凝视湖面的那一刻,我们仿佛都成了诗人。这里正是位于日照潮白河生态景观带的白鹭湾小镇,因成群白鹭在此栖息而得名。
白鹭栖居之处,恰是近在身边的“诗与远方”。9月11日下午,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见证河湖蝶变共建美丽山东”主题活动走进日照,一同感受潮白河的蝶变魅力。
潮白河发源于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接石子村北麓,依次流经五莲县、青岛市黄岛区、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全长47千米,在日照境内37.5千米,其中五莲县境内长30.3千米。龙潭河、常林子河、焦戈庄河、京庄河、林泉河等支流汇入,设有省控潮石路桥断面,近三年,断面年均值稳定达到Ⅱ类地表水标准。
白鹭湾小镇位于潮白河生态景观带的最美三公里弯道处,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抱水,依托潮白河优良的水生态环境,秉持“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念,总投资32亿元,对原有的生态肌理进行梳理,营造出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的生态系统;坚持“用艺术振兴乡村”,创新打造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和现代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在网络社交平台,白鹭湾小镇还拥有山东版的“阿勒泰”。大片草地供游人“诗意地栖居”,远处一棵傲然挺立的小树成了日照市民“人均打卡”的“网红”。
坐落于山水之间的白鹭湾小镇,已成为各类珍稀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这里陆续来过80多种保护鸟类,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0多种,包括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和遗鸥。夏天,水草丰茂、水泽交织,是白鹭栖息的乐园;冬天,来自西伯利亚的天鹅在这里悠闲地越冬。2024年,小镇接待游客59.89万人次,实现收入2636万元。白鹭湾小镇不仅是潮白河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也是生态价值实现的成功范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得益于优良水质与湿润微气候的天然滋养,好山好水孕育了好风物。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五莲山麓与潮白河畔的五莲县富园茶场,所产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清醇、滋味甘爽,茶场与潮白河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共生共荣,这座“花园式茶园”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000万元。茶场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集绿茶仓储加工、手工制茶展览、民宿、研学旅游、茶叶育苗科研于一体的茶博中心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新增5000万元,将带动就业500余人。
(白鹭湾治理前资料图片)
这条省级“美丽河湖”其实也没有逃离曾经被污染的过往。由于流域内村庄众多,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生活、畜禽养殖等污水汇入,水质一度降至地表水Ⅴ类,水生态功能退化。对比,日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全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管模式,统筹县域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实现投资、建设、运营统一管理。投入6840万元,完成流域内57个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确保污水应收尽收,受益农户超1.14万。建成智能监控系统,保障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64个规模养殖场均配建粪污处理设施。科学指导农药施用,发布主要作物施肥配方16种,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在潮白河乡镇交界处及主要支流设置手工监测断面11个,完成沿岸50个排污口整治销号,严格落实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全部“反哺”水环境质量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建设水利工程,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投资2.68亿元,在西源建成龙潭沟水库,总库容1078万立方米,与北源户部岭水库(总库容4967万立方米)为下游湿地等生态系统用水需求提供水源支持,沿途常林子河、焦阁庄河、京庄河等众多支流汇入,共育碧水流长。
加强水生态修复,构筑河海生态长廊。持续推进潮白河干支流河道治理修复,2010年至2021年间累计投入3.5亿元,治理河道33.4公里,保护修复湿地景观,白鹭湾湿地、潮白河省级湿地公园已成为各类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
壮大水经济,探索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新路径。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樱桃、茶叶、药用菌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生态旅游,促进民宿提质升级;培育文化创意、艺游观光等新业态;下游白鹭湾小镇建设巧克力度假村、白鹭牧场、在水美术馆,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拓展生态产品融资渠道,林泉河片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纳入省环保金融项目库;流域内7个村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合计1.81亿元,获“生态活力贷”授信总额度5900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经过系统治理,“十四五”以来,省控潮白河潮石路桥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保持在Ⅱ类,与综合整治前相比,氨氮、COD和总磷年均值分别降低88.7%、33.9%和85.6%。潮白河的经验也为北方山丘区河流实施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记者:赵璐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