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泱泱,韶韵悠扬。9月12日,第二十二届齐文化节暨“淄游行·研途皆风景”稷下学宫研学季(以下简称第二十二届齐文化节)在我市拉开帷幕。
9月12日至10月11日,这场持续一个月的文化盛宴将以讲座、研学、展览、市集等多元形式,把文化传承、旅游体验、生活消费等紧密串联,为四海宾朋打造沉浸式领略齐文化魅力的体验场景。
今年,是齐文化节走过的第22个年头。齐文化节,淄博为何如此倾注心力?它给淄博带来了什么?
第十七届齐文化节开幕式现场
在文化传承中讲好淄博故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淄博而言,齐文化便是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淄博是齐国故都,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都城800余年。这里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造就了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管仲、晏婴、孙武、孙膑、淳于意、贾思勰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医学家,留下了《六韬》《管子》《孙子兵法》《考工记》《晏子春秋》《齐民要术》等一批展现人类智慧的文明成果,创造了稷下学宫这一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拥有“尊贤尚功”“开放包容”“崇商重工”“变革图强”等齐文化思想,这些不仅成就了古代齐国的强盛,更成为流淌在淄博人血液里的精神基因。
第十五届齐文化节开幕式上的文艺演出
文化塑造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品格。为让齐文化走出历史、活在当下、照耀未来,我市自2004年开始举办齐文化节。
“齐文化博大精深,齐文化的思想对现实世界有着深刻的洞察,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极为深远。举办齐文化节,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齐文化、感受齐文化的魅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将对淄博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曾出席第二十一届齐文化节开幕式的《百家讲坛》管仲和晏婴系列节目主讲人李任飞表示。
如何用好文化资源讲好淄博故事?凭借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我市以齐文化节为重要载体和平台,走出了一条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22年来,齐文化节已成为对外展示淄博形象、传承弘扬齐文化的亮丽名片,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获得“中国十佳节庆活动”“最具品牌价值文化艺术节”“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等多项全国层面的荣誉称号。
古今交融的文旅盛宴
纵观第二十二届齐文化节系列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其在活动设计上的一些巧思,让齐文化节的文化底色更浓厚,文旅融合的产业属性更鲜明。
群众参与,是节会活动的发展动力和生命所在。第二十二届齐文化节秉承“创新、务实、共享、发展、节俭”的理念,围绕“泱泱齐风·稷下新章”主题,在注重研究挖掘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全民参与”。其中,既有面向专家学者的高端论坛,也有面向普通市民的市集展览;既有适合青少年的研学活动,也有覆盖全年龄段的传统文化体验。
例如,“探源齐地 对话历史”公众考古开放研学活动,将带领人们实地观摩考古发掘工地、代表性不可移动文物点,通过现场教学、现场体验等方式,让人们深入领略齐文化的精髓要义。而第十六届齐文化展陈会,则通过开展书画展、免费开放博物馆、多主题文艺演出等内容,让人们“零距离”认识、了解齐文化,助力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
不断提高齐文化节的“含金量”,是每一届齐文化节相关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在本届齐文化节开幕式上,除了《泱泱齐风》《太公封齐》等高水平文艺演出,还展示齐文化旅游资源等,并为全国重点足球体校、全国橄榄球青少年训练基地揭牌,实现齐文化中“体育基因”的现代转化。
此外,本届齐文化节还邀请了齐文化领域的知名文化学者、历史专家等走进“齐文化大讲堂”,围绕齐国的历史、哲学、经济、民俗、文物考古等方面展开讲解与交流,提升齐文化节的学术影响力和品牌高度。
作为文化类节庆活动,齐文化节不仅担负着传承文化的职责,还承担着带动文旅消费、推动产业发展的使命。本届齐文化节精准把握秋季旅游黄金期的特点,将文化活动与研学、旅游消费深度绑定,推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举措。
在摸底文物资源的基础上,我市发布了文物主题游径推介,推出了“淄游行·研途皆风景”研学旅游主题产品,并精准对接旅行社和研学机构,营造了浓厚的研学旅游氛围。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据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淄游行·研途皆风景”研学旅游主题产品共有四个,包括“泱泱齐风·齐文化研学”“天工开物·非遗研学”“齐民要术·农耕体验研学”和“齐人齐事·家国情怀研学”。这些精心设计的研学旅游主题产品,涵盖临淄稷下学宫遗址、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齐民要术酱文化体验馆、焦裕禄纪念馆等,里面的每一段旅程,都隐藏着淄博的文化密码,能让人在行走中汲取知识,在体验中沉淀思想、收获成长。
同时,我市还串联全市优质文旅资源,依托黄河、红叶、银杏、碧水、青瓷等资源,举办“齐风伴游”秋游惠系列活动,在齐文化博物院外部空间打造“齐·遇”好物市集等,进一步提高我市秋季旅游市场热度,提振文旅消费。
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时代答卷
在这片出现过百家争鸣文化盛况的热土上,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一直是齐地人民的心之所向。齐文化节历经22年,不仅搭建起了齐文化对外展示的平台,更增强了淄博人对齐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齐文化节的定位,应该是与孔子文化节并肩的山东文化品牌,共同代表齐鲁文化的核心内涵。它担负着挖掘、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阐发好齐文化内涵和精髓,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深耕齐文化节多年,曾任临淄区文联主席、临淄区重大节庆活动办公室主任的王同国的这番话,道出了齐文化节对于淄博的意义和使命。
东方既白——周代都邑城址考古发掘与保护利用成果图片展现场
近年来,随着我市“文化淄博”工作的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历届齐文化节上,发布了功夫动漫《蹴鞠小子》、足球起源地主题动漫系列以及《齐国人物》和《齐国成语故事》系列故事、齐文化大型文献集成《齐书》、山东大学与齐文化博物院合作签约等重大成果。
2025年,“促进文化传承赓续。加强齐文化研究阐释和开发利用,策划实施‘诸子在齐’等学术建设展示项目,推进稷下学宫主动性考古发掘”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为齐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明晰了方向。
立足于齐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在第二十二届齐文化节期间,周代都邑城址申遗工作交流会将在我市举办,交流会邀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及进入申遗名录的各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遗址管理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文物工作者、申遗工作团队,围绕申遗路径、方法、措施等进行交流。此外,在淄博市博物馆举办的东方既白——周代都邑城址考古发掘与保护利用成果图片展,让人们通过图文展览,了解周代都邑城址风貌及各联盟城市申遗工作成果。
第十八届齐文化节开幕式演出现场
据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周代都邑城址组成包括北京琉璃河遗址、侯马晋国遗址、临淄齐故城遗址、楚纪南故城遗址、秦雍城遗址等。2023年7月,淄博牵头成立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机制,并审议通过联盟章程。2024年12月,“周代都邑城址”联合申遗项目进入崭新阶段,“周代都邑城址”首次以“系列遗产”的整体姿态走向国际视野,向世界讲述东方故事。
近日,“泱泱齐风 共享传承”齐文化主题非遗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市齐文化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在淄博,齐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品牌。它撬动的是消费,串联的是产业,凝聚的是城市精神,最终实现的是“景美、文美、业美、人美”美美与共。站在第22个年头的新起点上,齐文化节将继续陪伴这座城市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书写下“泱泱齐风,稷下新章”的时代答卷。
来源:博览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