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是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
昭通古城
“昭通”之名正式确立于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此前,此地在明代称“乌蒙府”,因当地少数民族部落“乌蒙部”而得名。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时,为消除少数民族部落名称的影响,取“昭”(光明、显著)、“通”(通达、贯通)二字,赐名“昭通”,设“昭通府”,沿用至今。
昭通市目前共有下辖镇94个,至今行政建制仍为镇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四个古镇分别是:盐津县的豆沙关镇、彝良县的牛街镇、威信县的旧城镇、以及大关县的天星镇。下面为您逐一详细介绍:
豆沙关古镇:地处盐津县豆沙镇,是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也是秦汉五尺道的要隘。这里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拥有僰人悬棺、唐袁滋题记摩崖等历史遗迹,千年古道上的马蹄印见证了昔日“南丝绸之路”的繁华。
牛街古镇:位于彝良县牛街镇,是一座多元化的古镇,自古才子佳人辈出。古镇沿河而建,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保留了两条完整的明清时期古街,木竹相交的串架房、吊脚楼等建筑极具地域特色,有“小江南”的美誉。
旧城镇 : 位于威信县,古称“却佐”,是威信县的老县城。1935年红军长征曾经过此地。这里曾是威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县城迁至扎西镇,这里保留了老县城的格局和大量历史建筑。拥有文昌宫、观音寺等古建筑,以及传统的街巷格局。
天星镇 : 位于大关县,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节点,是连接中原与滇东北地区的要冲。境内同样有五尺道的遗迹,是古代交通史的见证。另外黄连河景区名声在外,它以瀑布景观为核心,集山、水、林、洞等多种自然景观于一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