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众多海岛各具特色,凭借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的獐岛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拥有秀美的山海风光,更以优良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渔家风情迎来一波又一波旅游热潮。
9月13日清晨,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客运码头便开启了热闹模式,旅游热潮扑面而来。
停车场内,私家车、旅游大巴密密麻麻整齐排列,几乎看不到空余车位,来回穿梭的车流交织成一幅繁忙的画面。
候船大厅内人头攒动,游客有序排队购票、安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时在大厅回荡,尽显獐岛旅游的旺盛人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上午进岛游客就达1000余人,其中25%是外地游客。
小小海岛人气飙升的密码何在?獐岛静卧在黄海碧波之上,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个主岛与6个无人岛相互依偎,10公里海岸线灵动蜿蜒。
清晨,阳光洒满海面,山峦叠翠、崖壁峻奇。涨潮时,岛屿化作6片散落海中的珍珠,退潮后又连成一体,尽显山海交融的别样风姿。
獐岛不仅保持着90%的绿化率,空气清新宜人,更藏着两处“独特风景”——岛上见不到家畜家禽,听不到鸡鸣狗吠,只有能抓老鼠的猫;全村仅有5辆机动车,用于消防、垃圾清运、村民和游客应急接送,既减少尾气排放,也为游客筑牢安全屏障。
獐岛是全国唯一建有环岛栈道的海岛,漫步其间,脚下是栈道,身旁是大海,抬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远离城市喧嚣,这种沉浸式生态体验,让人格外放松。
祖祖辈辈向海而生的獐岛人,既享受大海的丰饶馈赠,也始终坚守“为岛守绿”的初心。岛上每家都设有污水井,生活废水绝不向海中排放;每年打捞清理渔民遗留在海上的废旧网具;每月党员活动日主动捡拾海上漂浮物,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碧海青山。
优良的生态底色,为獐岛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上岛旅游人数达17万人次,收入约1350万元,较去年增加5.6万人次、增长310万元。亮眼成绩的背后,除了持续的生态保护,设施升级、宣传推广与民宿提质升级更是关键推力。
獐岛现有102家民宿,最大承载量4300人。7月至8月的旅游旺季,入住率超80%,部分热门民宿一房难求。新建成的高端民宿,选址在全岛风景最佳处,推窗即见海。最贵海景套房定价1680元,自盛夏起天天客满,彻底打破了海岛住宿的品质天花板。
獐岛所有民宿都在加速升级蜕变。以往的大火炕、大通铺,如今变成了大床房、标准间、海景房等多种个性化房型,房间设施全面更新,部分民宿精心打造庭院与公共区域,种植花草、设置休闲座椅,“网红风”客栈成了游客打卡点。
“我住在遇浪漫酒店,环境非常好,打开窗就能看到海,心情真是太美了。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海岛,风景优美,服务也好。”游客向华玲满意地说。
2025年,景区还新增了电动观光车服务,引入先进的智慧旅游系统,让预约更便捷、导览更清晰;特色渔家菜、赶海体验游等项目,让游客实现了“从大海到餐桌”的新鲜体验。而岛上商家始终诚信经营,不宰客、不欺客。今年83岁的孙长英老人跟着女儿一起来岛上旅游,得益于獐岛的优惠政策,老人可以免费乘坐观光车环岛赏景。
“我们会继续守好生态这个‘金饭碗’,推动民宿深化体验式服务,强化品牌建设,促进民宿间合作创新,推出亲子研学、情侣度假等个性化套餐,让獐岛以更美的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獐岛村党支部书记张义告诉记者。
从“搏风斗浪求生存”到“守护生态吃好饭”,獐岛人用多年的深耕与坚守,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的獐岛,不仅是一座风景秀美的海岛,更是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样本。相信未来,这座“万里海疆第一岛”,还会续写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丹东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