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现场,从武汉馆霓裳舞者与智能机器人的共舞,到江汉馆复刻的“老汉口欧陆风情建筑墙”;从东湖馆的VR智慧旅游体验,到新洲馆的千年问津书院场景还原,还有黄鹤楼、东湖绿道、知音号、民众乐园等标志性文旅项目集中亮相……武汉用多元创新的呈现方式,将深厚的人文底蕴、蓬勃的现代活力与秀美的山水风光浓缩于展会之中,让“大江大湖大武汉”的魅力惊艳全场。
武汉馆的《星汉耀江城》大秀。 曾熙来 摄
人机共舞、AI互动
文旅体验“新”起来
武汉馆的《星汉耀江城》“人机共舞”大秀,凭借夺目光彩与十足创意,每场演出尚未开始,现场便已围满等候观演的观众。舞台上,身着华美服饰的舞者、击鼓手,与5台智能机器人同台共舞,配合默契。舞姿翩跹、鼓声铿锵,生动诠释出凤凰涅槃之美,瞬间引爆全场氛围。该演出的参演者均为武汉工商学院学生,当天共上演7场,不仅引爆现场氛围,更带领观众重温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与鲜明时代风采。许多观众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时刻,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赞叹道:“机器人和演员的配合天衣无缝,没想到传统文化演出也可以这么炫!”还有观众感慨:“这一刻,历史和未来同时变得触手可及。”
科技元素贯穿整个武汉馆。机械数控矩阵屏、周边拼接环屏与光幻长江装置联动,将光谷星河、两江风貌、楚辞浪漫、知音流水等武汉特色城市场景,借助这些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生动呈现,实现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引来众多观众打卡体验。从江夏特地赶来的市民妙妙说:“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强大的科技实力交织,满是自豪和激动。”
东湖馆。曾熙来 摄
无人驾驶飞行器“飞”上半空、AI文创互动体验感拉满……东湖馆同样科技感十足。国内智能飞行器企业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亮相,观众可佩戴VR眼镜,一秒“滑入”绿道,感知未来智慧旅游的场景。东湖手信AI文创体验站,观众通过趣味自拍自选风格,AI实时生成动漫、写实风等多种艺术效果,不少人当场将“专属文创”社交平台。东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此次参展,希望突破传统图文展示的局限,通过全景沉浸、科技互动和情感共鸣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立体的、创新的、充满活力的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现场对诗,真人演绎
千年文脉“潮”起来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千年文脉,在此次博览会上被具象成一个个可感、可触、可互动的场景,让观众在逛展中“穿越”历史,对话古人。
武汉文旅集团展区,“李白”现场对诗。 赵立继 摄
武汉文旅集团展区内,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李白”受到热捧。他手持折扇,主动邀请观众对唐诗,吸引众多人积极参与,吟诵不绝,气氛火爆。“‘孤帆远影碧空尽’下一句是什么?”“唯见长江天际流!” 来自武汉的小学生小轩立刻抢答,还得到了“李白”赠送的文创。展区内的其他布置同样紧扣“人文”主题。黄鹤楼微缩模型灯光秀、“微缩知音号”场景互动区、复刻的武汉百年历史建筑民众乐园,以及黄鹤楼楚风舞蹈、《保元风云》情景演绎、知音号舞蹈快闪等一系列节目表演,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武汉人文之韵。
小朋友体验“问津书院”场景。 赵立继 摄
新洲展区则把“问津书院”搬进展馆,按照古籍记载复刻的蒲团、案几整齐摆放,观众可盘腿坐下,执笔挥毫,仿佛置身两千多年前的讲学现场。“以前只在课本里读过‘孔子使子路问津’的故事,今天终于能亲身体验,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专程从孝感赶来逛展的历史爱好者李女士说。
江汉展区的“老汉口欧陆风情建筑墙”同样引人注目。红砖灰瓦、雕花拱窗、铁艺栏杆,每一处细节都复刻了老汉口的建筑特色,浓缩了江汉区的百年传奇与浪漫。还有大师们现场演绎、创作,汉绣的丝线在传承人指尖翻飞,石雕的刻刀下碎石生花。“这些‘慢功夫’的传统技艺,平时很难近距离看到。” 观众陈先生细细品味,“大师们的手艺太精湛了,这才是真正的非遗匠心之美。”此外,观众还能戴上VR设备,沉浸式漫游《汉绣数字博物馆》,在虚实交融的数字空间中,感受非遗新生命。
武昌馆则创新还原了武昌“老九门”城墙风貌——斑驳的城砖、古朴的城门、悬挂的灯笼,每一处细节都力求贴近历史原貌。“古城”上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武昌1800年来作为“军事重镇”和“文化名城”的辉煌,观众沉浸其中,可以感受岁月悠长,体会楚文化的精髓。
作为武汉南翼的千年古郡、城市轻度假胜地,江夏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的潮流魅力参展。观演大舞台还原谭鑫培戏楼演出场景,轮番上演京剧传统曲目《定军山》、魔术表演《古彩戏法》、李白《江夏行》歌曲、江夏里《码头欢歌》舞蹈等。
东湖碧波、江豚逐浪
自然之美“近”起来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的山水之美,在此次博览会上被“搬进”展馆,观众无需远行,就能感受自然与城市的交融之韵。
武汉东湖馆设置缩小版的东湖沙滩,真实的细沙铺地,搭配草棚和休闲座椅,还原了东湖沙滩浴场的闲适氛围。不少观众逛累了,就坐在躺椅上休息,仿佛置身湖边。展区另一侧,复刻版“东湖之眼”摩天轮、凌波门栈道等实景装置与大幕联动,构建沉浸式剧场循环播放东湖四时风光影片。观众可于栈桥之上,透过折幕大屏体验唯美日出,仿佛身临其境。
东湖沙滩被“搬进”博览会。 曾熙来 摄
武汉文旅集团展区则将武汉马拉松“最美赛道”线条作为地面导视与装饰元素,结合动态投影展示汉马、武网等精彩赛事瞬间。展区的“东湖绿道”体验区,观众可骑上自行车,眼前的屏幕会同步播放绿道风光,随着骑行速度变化,画面也会随之“移动”,让人感受在绿道骑行的活力与惬意。
步入新洲馆,一幅螺旋向下的立体山水长卷,将道观河的波光、将军山的翠绿、涨渡湖的池杉,还有双柳江豚湾的碧波等标志性景观集中展出,“青山绿水”间,3只逐浪的江豚雕塑成为展区妥妥的C位,不仅吸引众多观众拍照打卡,更让大家感受到新洲的生态之美。
汉阳馆以“知音文化”为核心,将承载500余年光阴的“汉阳树”作为核心地标。馆内,金灿灿的汉阳树模型矗立中央。春赏樱、夏看荷、秋银杏、冬飘雪,四季在光影中轮转,可一次性赴完汉阳的四季之约。
黄陂馆则围绕“世界景区 中国木兰”主题,集中展示了木兰山、木兰天池等经典景区资源,同时推出“木兰冰雪”“木兰美宿”等新锐旅游产品。“冬天可以去甘露山滑雪,夏天可以住民宿看星空,黄陂的旅游资源太丰富了。” 来自河南的游客赵先生说,“下次放假就带家人来武汉玩。”
(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编辑:丁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