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美村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西南部、文教河北岸,下辖水吼村、加美村、石壁村3个自然村。当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分布着大片农田和数十个天然水塘,体现了古人“择水而居、与田为邻”的特点。
据《邢氏家谱》记载,南宋初期邢氏十三公为避战乱,从河南迁至海南,后定居形成现在的水吼村。邢氏是水吼村大姓,村民多为邢氏后人。
加美村贤士辈出,与海瑞、丘濬并称“海南三贤”的明代政治家、学者邢宥即出生成长于此。村内现存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并经后人多次修复的邢宥故居。此外,邢宥夫妇墓也位于加美村附近。
加美村村内传统建筑众多,均为琼北民居风格。其特点为一层建筑,具有独立院落、坡屋顶、大挑檐等。房屋布局前后对齐、高低有序,暗含“兄弟同心,邻里不欺”的寓意。每当夜幕降临,古村古巷,树影婆娑,别具岁月沧桑之韵味。
近年来,加美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凭借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禀赋,大力发展文旅民宿、黄牛养殖、水产养殖、果蔬种植等产业。2023年,加美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9月8日,村民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小黄牛育肥基地喂牛。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9月8日,村民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养殖塘用投食机给鱼儿喂食。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传统民居,村巷整齐,炊烟袅袅(无人机照片,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连片农田(无人机照片,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9月4日,村民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散步时经过一处传统建筑,远处新建的楼房正拔地而起。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民宿景色(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古树(9月10日摄)。加美村内有不少上百年的古树。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邢宥故居门前拍摄的一对石鼓(9月10日摄)。因年代久远,石鼓已大片斑驳。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刻有邢宥公(邢宥尊称)生平的碑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毗邻的文教河,河岸边有连片的红树林(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黄昏时分的邢宥故居(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9月3日,小朋友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吃棒冰。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与该村毗邻的文教河(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连片养殖塘(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一隅(无人机照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拍摄的邢宥故居屋顶斑驳的彩绘和装饰(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养殖塘拍摄的抢食的鱼儿(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9月3日,小朋友在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的自家屋外骑行玩耍。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9月10日,村民经过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村巷,村巷两侧均是传统建筑。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9月3日,老人在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加美村散步。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