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今年,泰安的天气很怪,都9月中旬了,天还这么热。昨天,下了一场的雨,把泰城的容颜打扮得又清新了许多。不过,雨好像没下透,今天上午乌云压顶,天气依然阴郁、闷热。路过南湖公园,顺便就进去逛了逛。
在北门入口处,“国泰民安”浮雕墙巍然矗立,上面的泰山与迎客松雕刻清晰、立体,是南湖公园的重要标志性景观之一。基石上,“国泰民安”的篆字雕刻与后面的泰山浮雕相互呼应,将泰山与泰安紧密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浮雕墙后面,是“风调雨顺”景观,有“风调雨顺”刻字和“四龙戏水”龙头雕塑,平日里,这儿有井喷系统,水基本就没断过,不过,现在断流了,也可能今年的天气太旱的缘故吧。没了水,就少了几分灵气,裸露出水道底的鹅卵石,显得有些落寞。
左右两边广场上,垂柳依依,微风过处,枝条翩翩起舞,休闲的市民,正静静地坐在树下的观景凳上、石头上,尽享这闷热中难得的清凉。一阵阵高亢有力的红歌随风飘来,原来是一群文艺爱好者,正在南面的湖心舫上排练,准备国庆献礼,现场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湖心舫,其实是座仿古石舫,停在公园湖心的东侧区域,是一个固定景观建筑,造型逼真,古色古香,远远看过去,像极了一艘抛锚启航的画舫,看上去有江南园林的影子,坐在舫上看湖、看树、看天、看泰山,非常应景。
湖心舫东侧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有打乒乓球的帅小伙,有单杠上健身的老哥,也有在沙池内玩耍的小朋友,更多地人则是在树下“掼蛋”、“升级”,你来我往,打的不可开交,欢笑声、歌声在广场上空交织,飘荡。
前面不远处就是十二莲桥,南湖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一桥飞架东西,将两岸相连,因桥上刻有十二朵莲花,因此得名。站在桥上,北望泰山,但见烟云缭绕中,泰山群峰忽隐忽现,如同仙境。城中高楼、两岸翠柳、远处泰山,一同被映入碧绿的湖水中,湖光山色,美轮美奂。许多游人选择在此拍照,桥与倒影形成了一个整体,已傻傻分不清哪个是桥?哪个是影?
南面的小山包上,有一座凉亭,被层层树木环抱,专为遥望泰山而建,因此又名望岳亭。站在上面,远眺泰山,既不会离山太近失了全景,又不会太远看不清山势,据说,古代文人赏景,就爱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
亭子里,七八个大妈正伴随着高亢热烈的音乐,不停扭动,这广场舞的律动,总感觉与这儿雅静的氛围不是很搭,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逢盛世,夕阳无限美,她们高兴就好!
西侧不远处,有一座孔雀岛(湖中岛),幽静自然,充满野趣,就像藏在公园里的一个小惊喜,特别适合喜欢小朋友观赏。远远望去,孔雀们很淡定,在树下迈着优雅的步子踱来踱去,看到游客,泰然自若,不见惊慌,像是见惯了大场面先生,时不时还发出一阵低吟。不过只能远观,只有工作人员才能上岛。
岛北面是一个健身广场,许多市民在健身,有的暴走,有的打太极,还有一位老哥,正躺在石敢当石刻像前面的巨石上,自称在练功,挺神奇的!这个石刻像非常有名,整体是用整块花岗岩刻的,造型粗犷有力,民间用它镇邪除妖。原先,在很多农村村口都会看到它,只是造型不同,但泰山石敢当的名字却是高度统一。不少游人会不经意间,上前摸摸石敢当的手或肩膀,讨个平安吉祥。
在广场上碰到一对60多岁的退休夫妇,经搭讪得知,他们来自江西赣州,自驾游来登泰山,住在公园附近酒店,今天是来泰安的第3天,下午还要去游济南。趁上午有些时间,就来南湖公园坐坐。男的很健谈,他说,你们泰安人都很和善,城市建设也很不错,这两天登了泰山,逛了岱庙,本打算上午再去蒿里山看看,毕竟是唐高宗封禅的地方,可听酒店服务员说,还没有开发,很遗憾,也很可惜。
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个,对蒿里山感兴趣的外来游客,我只能对他说,我们当地也有相应的规划,可能目前条件还不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蒿里山一定会让游客看到它焕发出新的容颜。
从这对老夫妇身上,可以看到,或许旅行的意义就是这样,不一定非要去多远多贵的地方,有时候像南湖公园这样一个安静又亲切的角落,也一样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我是@泰安人泰山事,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