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的浏阳河,在长沙马栏山脚下缓缓拐出一道灵动的“V”形湾——这便是浏阳河著名的第八道湾。它以三面环水的河滩地貌,勾勒出马栏山独特的地理轮廓,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蜕变。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为马栏山的发展指路领航、擘画蓝图,也带来重大机遇、无限温暖和无穷力量。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五载春秋,风雨兼程;五载奋进,气象万千。马栏山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道路上疾驰猛进。如今的马栏山,已从河畔一隅崛起为“中国V谷”,成为承载视频文创产业蓬勃生长的创新热土,让浏阳河的千年流水与数字时代的潮流在此交汇共鸣。
一
内容为王,擦亮“马栏山出品”金字招牌。
站在“十四五”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回望,马栏山已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创新范式、一种精神地标。它以鲜明的“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文创版图中标注出独特的湖湘坐标。
五年来,马栏山始终将“导向金不换”作为内容创作的灵魂。这里不仅是视听产品的生产基地,更是主流价值的传播高地。
《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多元视角展现当代中国女性群像,掀起全社会关于价值认同与自我实现的广泛讨论;《守护解放西》以真实诙谐的叙事贴近年轻人,五季以来播放量突破12亿,豆瓣评分最高达9.2,树立了警务纪实品牌的新标杆;《问苍茫》《理想照耀中国》等剧作,则以恢宏笔触书写民族记忆,实现历史题材的青春化表达、时代化共鸣。
事实证明,“马栏山出品”之所以能屡成现象,关键在于其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响应人民心声。
这些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摘得“飞天奖”“中国新闻奖”等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200多项,真正实现“叫好又叫座”。湖南广电、中南出版、中广天择等内容龙头企业,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刷新,进一步夯实了内容创新的基底。
二
科技赋能,构建音视频产业新生态。
科技是马栏山发展的另一翼。近年来,马栏山以新基建为抓手,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引擎,全力构建音视频产业新生态。
通过打造视频云平台、高性能渲染中心、共享制作中心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马栏山实现了制作流程云化、资源调度智能化,动漫游戏的平均渲染时间和成本均下降30%,显著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打开年轮AI小程序,通过镜头分配、文生图、图生视频等步骤,只需30多秒,就能参与首部由万人共创的名著作品《AI三国》。”9月15日,在2025岳麓大会“AI+文化”分论坛上,中影年年联合创始人、橙煌映画总经理苑朋飞介绍了中影年年首创、漫短剧AI自动生成平台“年轮”。
“年轮”为专业用户和小白工作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新生产范式,实现完成生态模式,从用户量、内容、需求同步生长。
走进马栏山一间8000平方米的5G智慧演播厅,科技赋能的场景扑面而来:4000多盏灯光、1800平方米LED冰屏,构建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舞美空间。
令人惊叹的是,摄像机上不再缠绕繁琐线缆,而是马栏山企业乐田智作自主研发的“马栏山盒子”,通过5G高性能视频编解码芯片,实现了采集、传输、剪辑同步进行,解放创作生产力。
科技不仅提升制作效能,更推动标准引领。
省市共建的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重点攻坚超高清视频国产标准HDR Vivid与Audio Vivid的研发与应用,成功推出首款双Vivid标准机顶盒、AI双目直播相机等一系列国产化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验室已形成超50项知识产权,成为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的重要技术策源地。
“要加大红色经典影像的修复力度,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把这些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5年前,马栏山结合AI技术实现了《开国大典》“从黑白到彩色”的质变,这一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的实践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认可,为马栏山红色影像修复项目注入了坚实动力。
从AI修复老胶片让黑白影像焕发新生,到AR赋能诗人“李白”穿越时空与观众互动,科技正在这里让传统文化从“可感知”走向“可应用”“可互动”。
目前,马栏山已汇聚166家高新技术企业、1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及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覆盖拍摄采集、后期制作、传输播出、终端呈现等全链条环节,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然成形。
三
生态支撑,营造雨林式发展氛围。
产业若想长青,需有生态支撑。
五年来,马栏山一边“筑巢引凤”,建设超百万平方米企业空间,引进华为、爱奇艺、网易等头部企业;一边“植树造林”,围绕动漫游戏、数字文博、微短剧等新业态强链补链,形成龙头企业牵引、中小微企业协同共生的产业矩阵。
截至目前,马栏山新注册企业超4000家,“文化+科技”融合的集聚效应持续放大。
马栏山持续夯实“云网算”新基建,园区存储总量突破140PB,可调度智算算力达243P,内部实现“百G到楼、10G到桌面”,为企业内容生产提供坚实支撑。
同时,园区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在上游,设立中国网络文学小镇孵化原创IP;中游依托金鹰卡通、芒果TV等强势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下游则发展衍生品开发,推动善禧文化、乌丸屋等企业推出潮玩手办、文创产品,提升IP变现能力。
网易数字产业中心已引进CG模型网、808游戏梦工厂等45家动漫游戏生态企业,园区也正与动漫头部企业神漫文化紧密对接,计划在园区打造超千人规模的总部基地,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人才是生态的核心,马栏山深谙此道。
通过“引、育、留、用”组合拳,园区已吸引6.4万名文创、科技人才于此扎根,其中博士近600名。从设立22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到推出“马驹计划”扶持小微团队;从建设4000平方米大学生孵化基地,到打造覆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全链条的生态体系——马栏山真正让人才“落地有土壤、成长有阳光、发展有舞台”。
四
文化出海,打造全球化传播矩阵。
今年5月,由马栏山企业众笑文化出品的微短剧《Trapped in the Billionaire's Golden Cage》上线首周就获得了10亿次的播放量,登上全球周榜前三。
令人振奋的是,马栏山的视野从未局限于国内。
长期以来,马栏山自觉担当文化走出去的使命,以年轻化、数字化表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众笑文化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通过微短剧、游戏、网络文学等多种形态,成功实现湖湘风情、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
《歌手2024》超级直播颠覆“音综”,轰动全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文化交流的美好见证”;《乘风2024》海外播放量超5400万,深受青年群体喜爱;网络作家横扫天涯创作的《天道图书馆》海外阅读量破1.8亿,被誉为网文“出海”第一人;中南传媒年均输出版权超400种,连续16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马栏山正用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让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产品涌向世界。
在出海方式上,马栏山突出科技赋能与渠道创新。
园区搭建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推出中国V链“网络剧片智慧服务平台”,将审核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2周,极大提升出海效率;
芒果TV国际版APP覆盖19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下载2.88亿次,年收入突破1.4亿元,成为国家级外宣战略平台。二咖传媒、雷电云、众笑文化等企业分别通过达人孵化、云技术、短剧分发等方式构建多元化出海路径;
如今,众笑文化在马栏山成立了“XTV短剧出海平台”,该平台将全面推进“全球本地共创”战略,深化内容共创与产业协同,携手更多优秀的内容制作方共同出海,努力打造全球领先、全国头部的短剧出海平台;
湖南省商务厅于此设立对外文化贸易综合服务中心,马栏山译制中心也正式运行,系统提供译介、版权、渠道等一站式服务;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马栏山正从内容出口基地升级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文化贸易枢纽。
五
浏阳河不语,却见证变迁;马栏山不高,却志存高远。
五年只是历史一瞬,但在这片热土上发生的蜕变却被时代铭记。从内容创新到科技自强,从生态培育到全球传播,马栏山以“文化+科技”为双翼,不仅在数字浪潮中踏出了坚实的湖南足迹,更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大潮中展现出蓬勃的长沙气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为下一步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马栏山将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坚守文化初心、锐意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继续书写更加磅礴的湖湘新篇。
记者/匡小娟
编辑/尹玮 校读/刘芳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