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溜达,看风景也看风情,遇到暖心的风情让人心情愉悦,留在记忆深处的瞬间美好,远远胜过那些风景。
这次去遛山,临近中午,遵化铁厂村,一个饭店门前有几位老人在摆地摊卖蔬菜、水果,我在一个年龄稍长的老大姐那里买了山黄瓜和几个硕大的桃子,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人说话有点不利索。付完钱,我问身后的饭店开业呢吗?她说开业呢,你想吃饭?我说“是啊,中午了,得垫垫肚子。”她说“别去饭店了,去我家吃,不远就到,我也收摊回家。”我知道她说的不虚,但我还是稍稍出乎意料,赶紧抱拳相谢“不了不了,不讨扰您了。”山里人的实诚善良我深有体会,那年在承德兴隆县的三道梁,我就在深山里一对老夫妻家里吃过午饭,想留钱说什么也不要,几年后当我带着一点心意再去时候,已人去房空,让我惆怅良久。后来听说他们搬到山外面政府给盖的楼房去了,这还好。
午饭后,我去看位于丰润区后刘城子的龟地遗址,在韩岩头村,还乡河桥头,我下车和几位乘凉的老者确认一下遗址的具体方位,一位大哥很热情的给我指了方向。
前行几华里,我看到了文保碑,便下车探寻这3000年前的历史遗迹,可是在文保碑的前后左右,爬上爬下,远观近瞧,没有看出半点龟的迹象。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那位热情的大哥,骑着电动车来了,在路上边喊我“你找的不对”,边走近我边说“这个碑的位置不是龟地,龟地在路的东面,把碑放在这里是为了醒目,走,我带你看看”。我赶紧从车里拿出两瓶矿泉水以示感谢,大哥一番推辞,收了一瓶。交流得知,大哥姓韩,韩岩头村的,69岁了。他带我登上了文保碑后面小山的半山腰,在一个叫“天园观”的小庙前面,给我指点观看,乡路的对面,一片凸起的高地,哪里是龟头,哪里是龟背,哪个位置曾经有座黑风寺,哪个位置上面来人挖掘过……
当我们俩走下山来,老韩大哥说“来的不是时候,秋后或是冬天来,这乌龟的形状在咱们刚才呆的地方看的一目了然。这地儿前面有一条小路可以去龟背上看看,我就不陪你了。”我向他道谢,他挥了挥手,骑上电瓶车,找老头们“乐”去了。幸亏好心的韩大哥,使我识得龟地遗址的真面目,否则,我在这里转悠半天,说不定还是在云里雾里呢。
出门遛山(我无法上升到旅行或是旅游的高度),疲惫劳顿,山路崎岖,前路迷茫,虽时有美景相伴,有时难免也让人寂寞生畏,但有这些善良温情的邂逅,所有的不美好也甘之如饴,并乐此不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